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逐步推广,构成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贷款业务也必将在定价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增强银行贷款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本文运用经济学、公司战略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研究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机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贷款定价的模型修正以及贷款定价关键变量违约概率的度量方法等问题。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内容以及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性质,明确了银行资本对非预期损失的防范作用以及贷款定价中对预期损失的补偿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贷款的资金成本、经营成本以及银行税收转移的定价特征,扩展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贷款定价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揭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机制。然后,本文以公司战略经济学中价值创造图作为分析工具,对贷款业务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用性竞争战略,即高风险识别能力和低成本,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竞争环境,选择了成本导向法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方法。同时,该部分再结合第三章中贷款定价理论模型的研究结果对现实中成本导向法下的一般定价模型进行了指导修正,以理论指导实践。且通过引入“风险补偿因子”增强了模型的风险敏感性,并利用算例分析说明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与非预期损失、企业规模、修正后定价模型的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又对贷款定价的关键变量违约概率进行了分析,选择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作为违约概率的度量方法,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