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在长江(重庆主城区段)的分布与迁移规律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其粒径小、分布广且易被误食,对水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淡水河流微塑料污染现状尚不明晰,而关于长江中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及入海口,而上游地区的微塑料调查研究数据还极为匮乏。本论文以长江(重庆主城区段)为研究区域,调查研究了不同时期时表层水及岸坡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同时,针对微塑料的归趋问题,开展了室内模拟试验,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微塑料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对我国淡水流域微塑料污染、生态风险及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研究区域10个采样点中表层水进行微塑料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汛期时,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3.55~125.00n/L,平均丰度为71.84±23.93n/L,非汛期时,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6.67~204.17n/L,平均丰度为104.54±55.44n/L,汛期时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丰度与非汛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p=0.112>0.01)。表层水中微塑料的类型占比从大到小为:纤维>薄膜>碎片>微珠>泡沫,其中纤维类微塑料占据了大部分(平均占比为76.84%)。随着粒径的减小,微塑料的数量逐渐增多。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存在聚丙烯、聚酯、邻二甲苯酸聚氯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四种化学成分的微塑料。
  (2)通过对研究区域10个采样点中岸坡土壤进行微塑料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汛期时,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0.00~420.00n/kgdw,平均丰度为193.33±131.95n/kgdw,与表层水的微塑料的丰度分布不存在相关性(r=0.274,p>0.05),非汛期时,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100.00~583.33n/kgdw,平均丰度为231.67±138.39n/kgdw,与表层水中的微塑料的丰度分布不存在相关性(r=-0.197,p>0.05),汛期时岸坡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与非汛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p=0.843>0.05)。五种类型的微塑料都被发现,其中纤维类(28.85%)和薄膜类(33.10%)微塑料是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粒径的减小,微塑料的数量逐渐增多。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与DOC浓度无显著相关。
  (3)通过以0.2μm、2μm和4μm的聚苯乙烯颗粒为试验对象,垂直及水平固定石英砂填充的有机玻璃柱,进行室内土柱试验,发现如下微粒运移规律:一般情况下,随着流速增大、浓度增加或粒径减小,穿透曲线的峰值逐渐增大,会促进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但是工作溶液浓度超过某一临界浓度值,增加工作溶液的浓度则会抑制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而流速的增加会使这一临界浓度值变大,并且当工作溶液浓度较高时,流速的增大反而会抑制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随着流速逐渐增大,微粒粒径越大,重力作用对于微粒运移的影响越大,而随着工作溶液浓度的增加,重力作用对于微粒运移的影响逐渐减弱。对比分析垂直与水平固定条件下微粒的运移情况,发现存在一个临界浓度值,在工作溶液浓度小于临界浓度值时,水平固定条件比垂直固定条件沉积更少,大于临界浓度值时,则是垂直条件下沉积更少,而流速的增大或者粒径的增大,会使临界浓度值增大。当粒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在某一临界浓度值,当小于临界浓度值时,工作溶液的浓度增加对于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起主导作用,而大于临界浓度值时,重力对于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污染极为严重的高浓度废水,由于其水质复杂、氨氮(NH_4~+-N)含量高等特点,它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题。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使其达标排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在处理难降解废水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因此本文制备了以γ-Al_2O_3为载体、铁和锰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并设计了催化臭氧氧化反应器,对垃圾渗
学位
光催化去除氮氧化物(NOx)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污染治理方法,近年来已受到该领域的广泛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廉价易得、性能稳定、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至今仍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催化剂之一。然而,TiO2较大的禁带宽度、高载流子复合率和低还原能力限制了其应用。与半导体复合形成异质结结构是改善TiO2光催化剂活性的有效方式,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 )具有较窄的禁带宽度和较高
近年来城市物流在电商行业扩张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加,而运输费用是构成社会物流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在物流运输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汽车保有量随之增长,物流配送路网日益复杂,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在城市物流配送方面考虑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规划,既有利于缓解城市交
学位
学位
着中国推城市化,建筑行业也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建筑行业产生了大建筑垃圾,意倾倒和堆积,将引发严的环境污染。同时,建筑行业和公建设要大的天然石料,天然石料资源匮乏也日益突出,将建筑垃圾如何资源化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在沥基层中广泛应用,相关规范对于基层强度要求不是很,因而将由建筑垃圾去杂质制得的合级砖混再生料,将其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具有可行性。本文将建筑垃圾制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小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亦逐年增多,外加小城镇管网建设不完善,无污水处理设施或运营管理不当,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小城镇污水处理迫在眉睫。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具有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优点,适应我国南方大多数小城镇地区。为此,本文首先针对小城镇污水水量水质特性,结合相关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长,危险废物处置市场需求大。对此,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窑炉协同处置技术成为固体废物处置的重要途径。而流化床锅炉作为工业窑炉的主要类型,其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尚处在初步试验探索阶段,试验基础薄弱、缺乏工程实践,相应的技术标准也尚待制定。因此,开展流化床锅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典型污染物释放特征研究,为流化床锅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十
可挥发性污染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驱物。甲醛(HCHO)和甲苯(C_7H_8)是两种典型的可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VOCs的有效脱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提出的“存储-氧化”循环法是集吸附存储和氧化消除优点于一体的VOCs脱除法,室温存储接近零能耗,原位氧化再生则避免了多舱室运行的繁琐工艺,同时可以原位再
学位
随着近几年水处理微生物学方向的深入研究,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简单的将几种基本原理相叠加逐渐向耦合工艺转变。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因其节能与无需外加碳源等优势逐渐成为污水生物脱氮处理领域的关注热点。但是其在处理城市污水时,最终出水会有少量硝酸盐累积;同时,SNAD工艺没有除磷功能。因此,本研究选择在SNAD基础上耦合反硝化聚磷菌(DPAOs)或藻类,形成两种新工艺,分别为同步亚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量不断增加。常规处理方法对染料废水难以彻底降解。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实现催化氧化污染物的环境治理新技术。本文通过制备负载型改性半导体光催化剂,达到提高光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拓宽光响应范围窄、减少催化剂易流失目的,构建超声协同非均相催化降解体系实现染料亚甲基蓝(MB)废水高效降解。对负载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