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辅助沉积Ti-Cu-N纳米复合膜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在不锈钢和高速钢基体上制备Ti-Cu-N纳米复合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纳米压痕仪等方法对制备的试样进行分析,研究基体基体脉冲偏压和离子束离子源放电电流对薄膜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硬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离子束的轰击作用对薄膜的成分、形貌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4不锈钢基体上,不改变离子束能量的条件下,随着基体脉冲偏压的增加Cu含量先减少然后增加,在1.47at.%-2.75at.%之间变化,当基体偏压为-600V时最小值为1.47at.%,同时择优取向也由Ti N(111)转变为Ti N(220),所有偏压下的Ti N都是面心立方结构(B1-Na Cl)。薄膜的Cu2p峰均对应纯金属Cu,晶粒的平均尺寸在11nm-16nm之间变化。硬度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而减小,当偏压为-100V时,薄膜硬度达到最大值:27.2GPa。在M2高速钢基体上沉积Ti-Cu-N纳米复合薄膜,在离子束的轰击作用下,随着基体偏压在-100V到-900V之间的改变,薄膜中Cu含量在1.05at.%-2.50at.%之间变化。同时,薄膜的结构也受到影响,在-100V出现Ti N(111)择优取向,当基体偏压增加到-300V时,择优取向改变为Ti N(220)。薄膜的Cu2p峰均对应纯金属Cu,晶粒的平均尺寸在11nm-17nm之间变化。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基体偏压的增加而增大,当偏压为-900V时,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92GPa、476GPa。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基体偏压为-600V时,改变离子源放电电流时薄膜中Cu含量在1.19at.%-1.80at.%之间发生变化。同时,离子源放电电流在10A、20A、30A、40A时,只存在Ti N(220)择优取向。薄膜的Cu2p峰均对应纯金属Cu。随着离子源放电电流的增加,硬度和弹性模量也发生改变,离子源放电电流为10A时,Cu含量为1.50at.%,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39.73GPa,535.85GPa。在基体M2高速钢上基体上,基体脉冲偏压为-600V时,随着离子源放电电流的变化,Ti-Cu-N纳米复合薄膜中Cu含量在1.138-1.55at.%之间变化。离子源放电电流从10A增加到40A时,只存在Ti N(220)择优取向。随着离子源放电电流增加,薄膜的表面形貌也发生改变,大颗粒数量明显减少。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离子源放电电流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并在离子源放电电流为30A时达到最大值39.24GPa和544.59GPa,此时Cu含量1.157 at.%。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的CCD图像传感器,新兴的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系统功耗低,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CCD。利用CMOS图像传
1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月背与
期刊
近年来,铁电薄膜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压电、热释电、铁电特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PZT薄膜由于具有较高的自发极化,相对低的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而且95/5附近的PZT薄膜又具有丰富的相变,因此使其成为制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首选材料之一。本论文对Pb(Zr0.95Ti0.05)O3薄膜的制备工艺、微结构以及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激光脉冲溅射法(PLD),在Si片上制备Si/YBCO/PZT薄
生活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人类,总喜欢畅想着宇宙中的种种.在苍穹之下,他们仰望星空,一次次点燃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在未知之中,他们渴望真理,一次次冲破天际去拥抱遥远和
期刊
静电悬浮转子微陀螺是一种由扁平转子和定子电极(包括悬浮、旋转和检测等电极)构成的MEMS器件。它采用高精度静电陀螺球形转子的支承方式和经典陀螺仪盘形转子的工作方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