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这种党政体制的国家里,党是国家一切治理行为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笔者认为这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本论文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党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研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国家治理机制,对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积极的理论回应和路径探索。本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是引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抛砖引玉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归纳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章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背景出发,重新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认为执政党要控制和巩固国家政权;要有影响国家政权的能力,使其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基于以上逻辑推进,论文提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党影响国家治理的能力,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能力以及党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需要特别声明一点,本文阐述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它是基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这个特定角度而作出的定义。所以,本文的论述不具有普遍的意义。第三章是总结了国外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启示。研究借鉴国外政党治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其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加强顶层设计,避免短期行为,努力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法与路径,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第四章是分析影响和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因素。本文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角度来探讨党的执政能力的几个制约因素,他们分别是:执政基础制约、主体素质制约、国家政权体系的制约和执政体制制约。第一个因素执政基础制约,主要有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实际上就是党的先进性、群众性高低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第二个因素执政主体自身素质制约,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第三个因素国家政权体系的制约,包括横向架构,纵向架构以及纵横交错架构这三种架构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第四个制约因素执政体制制约则是指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干部体制、监督体制和工作体制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第五章是论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途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关键也在于党。本论文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基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这个特定的角度出发,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一个具备超越性与创造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回应性与调适性的执政党,必须从基础建设、自身建设、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这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