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曾出现过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彩票发行高潮。这一时期的彩票,不仅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民众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话题,也为一些上层精英人士所关注。清末,先有洋商设彩票攫取财富,而各地督抚效仿以缓解财政困难。清末顺直地区彩票的兴起,便反映了地方督抚迫于财政困难的情状。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兵灾刚过,亟待赈济”为由设立顺直彩票,以筹得赈灾之款。但彩票迹近赌博,不仅为国家律法所不容,也为社会舆论所抨击。西方列强率先在租界中禁止了彩票的发行,直隶总督袁世凯也厉禁彩票,并列陈彩票之弊。在彩票问题上,清朝官员并无统一认识,政府的态度亦处于或弛、或禁之间。为缓解财政困难,清廷曾就设立国家彩票问题,征求户部及地方督抚意见,因未获得支持而作罢。近代意义的彩票流入中国,已从售卖舶来品而自办发行,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而其严重的社会危害,亦时常被舆论所攻击。这也正是设立国家彩票成为不了之事的原因之一,而清朝中央对国家经济控制能力的削弱,也是其中重要因素。无论地方彩票的兴起,抑或议设国家彩票的流产,均反映了这一点。而彩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优点能否得到发挥和利用,关键在于国家、社会的优良管理。只有对于彩票加深认识,加强监管,建立良性的监管机制,才能发挥彩票本身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