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德”的培养,是一个特殊的德育过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面临许多棘手问题,培养合格的、爱国的、政治可靠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首当其冲的是把好“德”的培养关。开展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德”的养成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实践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德育理论课题。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德”的培养制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学理界说为依托,在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政策和培养环境中挖掘“德”的制度规定,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其人才培养的“德”的“育”制联系起来,探求适合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的“德”的养成规律,分析少数民族人才的“德”的“育”的过程,论证少数民族人才的“德”的“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的“育”制具有规范、激励、引导、自律、互动价值。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实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实践,是德育的要素的规范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育目标不断调整,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是一个具有科学性与发展性的实践过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实践过程中,制度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认真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分析少数民族人才的“德”的“育”这个实践过程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从战略高度来规划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激发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中的德育自觉性、自律性,建设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德育制度,建构适合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