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国处于肿瘤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大环境,终末期肿瘤患者面临着巨大的安宁疗护需求,但现有的安宁疗护资源匮乏,且有限的资源存在不规范利用,导致安宁疗护的服务质量低,大多数患者在生命末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护。本研究旨在调查南京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现状,理清影响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的影响因素,探讨肿瘤安宁疗护共照模式,提出完善肿瘤安宁疗护服务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加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安宁疗护的能力建设,为南京地区其他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为推动南京地区安宁疗护发展,提升肿瘤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改善肿瘤安宁疗护患者的生存质量尽一份力。[研究方法]一、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现象学访谈的方式,对南京地区27家医疗机构共32名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和医护管理者进行访谈,内容分析法概括肿瘤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现状、安宁疗护服务的实践内容及安宁疗护服务的影响因素;二、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在文献回顾、定性研究、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卷的信度,通过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南京地区27家医疗机构的22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和分析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症状评估和缓解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一、通过现象学访谈法,归纳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包含12个二级主题:(一)安宁疗护工作开展现状:1.肿瘤安宁疗护病床的现状;2.肿瘤安宁疗护团队的现状;3.肿瘤安宁疗护患者准入、准出的现状;(二)肿瘤安宁疗护服务的实践内容:1.提供基础支持性的症状管理服务;2.关注心理支持和灵性需求;3.提供无偿的居家安宁疗护和社区护士培训服务;(三)安宁疗护工作中遇到的阻碍:1.医生对安宁疗护的认识不足;2.护士人力资源紧张,精力有限;3.患者及家属缺少生死教育,缺少安宁疗护概念;4.科室床位紧张,使用率高;5.医疗设施欠缺、镇痛药品不足;6.存在安宁疗护收费问题,缺少政策制度保障。二、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症状评估和缓解的认知情况,得出:(一)有5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安宁疗护的理论培训,31.4%接受过安宁疗护的实践培训,93.6%的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评估工具,64.5%的医护人员了解呼吸困难的评估工具;(二)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症状的评估与管理能较好掌握,问卷最高分为40分,最低分为9分,平均分为34.79±6.09分;(三)症状的评估方面,超过80%医护人员能对症状进行评估,但在对呼吸困难的发生时间、起病缓解、用药情况等和谵妄发生的药物及环境因素两方面的评估不够,仅有61.8%和69.1%的医护人员能达到;(四)症状的管理方面,超过80%的医护人员能寻找症状发生的诱因及病因并针对性进行管理,但在谵妄、口干、咯血、腹胀、呕血、便血的症状的管理上仍存在不足;(五)接受和未接受安宁疗护培训、三级和三级以下医院、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安宁疗护症状评估和缓解的认知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性。[研究结论]目前南京地区的安宁疗护正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不足与阻碍,包括肿瘤安宁疗护规范化培训有待加强、肿瘤安宁疗护服务资源需要合理配置和肿瘤安宁疗护服务的症状管理需要被关注等,但是医护人员对安宁疗护症状评估与缓解的总体认知情况较好,不同等级医院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探讨肿瘤安宁疗护共照模式,有利于缓解安宁疗护资源匮乏、资源配置不合理、安宁疗护质量低的问题。未来可以从健全政策法规,加大制度保障;提升护理价值,完善多学科团队;明确职责分工,探索转介机制;积极开展培训,加强医护教育;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安宁认知;完善付费机制,强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升安宁疗护服务,以期促进安宁疗护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肿瘤安宁疗护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