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英双语是如何加工的一直受到心理语言学家的高度关注,而对汉英双语和英汉双语词汇的加工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共选取高二学生104名,采用英-汉和汉-英两种跨语言语义启动的实验范式,探讨高中生在生物词和人造物词两种概念性词汇决定任务下是不是存在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进一步探讨汉英双语心理词典内部表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2(英语水平:高、低)×2(启动范式:汉-英、英-汉)×3(材料类型:生物词、非生物词、非词)三因素混合设计,考察在生物决定任务下是否会出现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实验二采用2(英语水平:高、低)×2(启动范式:汉-英、英-汉)×3(材料类型:人造物词、非人造物词、非词))三因素混合设计,考察在人造物决定任务下是否会出现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高、低英语水平两组高中生在两种启动范式下,对概念性词汇的反应与其他两组词汇类型相比存在显著的语义启动效应,即对概念性词汇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显著低于非词和非概念词汇(概念性词汇<非词<非概念性词汇),研究结果证明了高中生双语概念表征共享。(2)高英语水平组高中生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要显著低于低英语水平组高中生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3)高英语水平组高中生或低英语水平组高中生,在英语启动汉语范式下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都显著高于汉语启动英语范式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汉语启动英语范式更能促进概念性词汇生物词的通达,该结果表明语义启动的非对称现象在高中生双语者中仍然存在,同时也证明了高中生的词汇通达水平仍处于词汇连接模型阶段。(4)高、低英语水平两组高中生,对生物词和人造物词的反应,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是高中生双语者对概念性词汇的反应不存在生物效应。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汉英双语高中生在概念性词汇决定任务下,存在显著的语义启动效应,因此并不存在生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