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污水处理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所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现代化城市必须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复杂、机电设备多、运行调试要求高、特别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活性污泥培养和管理更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所以工艺调试是关系到污水处理厂是否能正常运行及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朔州市污水厂CAST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污水厂调试运行工作进行研究。活性污泥培养是调试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于一般城市污水来说,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将活性污泥培养正常,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不同,操作量及培养费用也不同。实践中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方法培养方法或几种培养方法并用。朔州市污水厂活性污泥培养从2007年5月13日开始,根据朔州市地区水量及水质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活性污泥培养方法(满负荷连续培菌法),经过2个多月的调试,除氨氮外各项出水指标均已达到出水设计要求。COD、BOD5、SS、NH3-N、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0%、86.5%、91.2%、11%、74%。并针对氨氮不能达标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各项参数,使氨氮达到出水设计值。在调试过程中还要连续的监测各种指标:SV30、微生物镜检、MLSS、MLVSS等指标,以便判断活性污泥质量的好坏。本研究从2007年5月开始至2008年1月结束,期间经历了入冬以来室外温度最低,曝气池水温达到研究以来的最低点的冬季运行情况。由于水温在10℃左右,不足以使微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所以当DO、PH、MLSS等在正常范围内,污水厂能稳定过冬,出水水质达到出水标准。朔州市污水厂CAST工艺通过调试运行使该工程的各个构筑物、设备进入到正常的运行状态,系统稳定运行,各项出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CAST工艺的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设备的维护及管理。由于该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简单,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较多,管理运行复杂,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质量要求较高,所以要有较高的设备维护能力及水平。根据实际工程调试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对CAST工艺调试及运行模式做了探讨,并对调试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还进行了污水厂成本及效益分析,为新建和将要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