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甘子是我国藏族以及印度常用药食两用中药材,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全球推广的保健植物。余甘子药理作用繁多,除了最常见的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抗炎镇痛活性外,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神经保护、预防老年痴呆等功效。新鲜余甘子保质期短,冷冻保存只能保质10天左右,易出现褐变,故余甘子干燥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市场上的余甘子大多是自然风干的,存在效率较低、易发霉、收率低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缺点。因此,如何高效干燥余甘子,保证其药效,减少干燥方式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新鲜余甘子进行了不同干燥工艺的研究,并从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活度、复水率、灰分、硬度、浸出物含量、粗多糖含量、中药指纹图谱、四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及体外活性评价等方面评价其不同干燥工艺的优劣。自然风干的余甘子其质量与气候紧密相关,质量批次差异大,干燥速率慢,复水时间为299min~1119min,浸出物含量为35.54%~59.15%,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热风烘干的余甘子干燥速率快,升高温度可使复水时间变为320min~499min,但硬度变大,浸出物含量为43.06%~51.67%,粗多糖含量为3.319mg/g~6.567mg/g。其中,50℃、60℃热风烘干的余甘子饮片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约为8.4mg/g左右,40℃热风烘干的余甘子饮片中柯里拉京含量最高,为4.397mg/g。真空冷冻干燥的余甘子饮片硬度低,复水率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式,浸出物含量高达69.85%,粗多糖含量较高为4.49mg/g,绿原酸、芦丁含量最高,分别为2.973 mg/g、1.728mg/g。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余甘子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在80.048%~89.497%之间;真空冷冻干燥的余甘子需要质量浓度高达4.491mg/g时,才能到达a-淀粉酶半数抑制率,其活性明显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