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产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物流产业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而目前中国物流产业却呈现一种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态势,那么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的收益到底如何呢?物流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呢?简单的说就是物流产业的效率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呢?物流产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业的发展,是物流产业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一项较为直观的指标。因此,为保证区域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开展各地区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效率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效率进行了分解,探究了产业效率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概括总结了现阶段物流产业效率的研究成果。而后提出了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客观评价省域物流产业效率的思想,并对数据包络分析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介绍,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的固定规模报酬模型(C2R)和变动规模报酬模型(BC2)的建立过程,以及运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部分来寻找其增长的源泉,阐明了模型的经济意义。其次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PVersion2.1来评价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流产业效率,计算得出我国31个省区物流产业的相对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并运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计算得出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从纵向和横向对31个省区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再次,对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了物流资源投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区位专业化条件和物流信息化水平五大方面因素指标,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对物流产业效率产生的影响和重要程度,得出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产业效率影响较为显著。最后,在归纳了理论研究和进行了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研究结论,并针对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效率偏低问题,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提升物流产业效率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