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ldenstadti)、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中华鲟(Acipenserr sinensis)、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杂交鲟(H.dauricus♀×A.schrincki♂)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六种鲟科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68%~21.72%;脂肪含量分别为1.00%~5.20%,灰分含量为1.10%~1.19%;水分含量为71.50%~80.60%。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10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99%~11.10%,占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0.38%~51.68%;主要脂肪酸有9类14种,分别为C14:0、C15:0、C16:0、C16:0、C17:0、C18:2、C18:1、C18:0、C20:5。 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4.85%、39.46%、38.23%、37.09%、35.16%、8.92%的五种配合饲料投喂史氏鲟稚鱼,对照组饲喂水丝蚓,鱼体重平均2.79g,试验共进行35d,结束时各组鱼平均尾增重分别为7.67g、9.15g、8.47g、8.37g、6.38g和4.81g,饲料系数分别为0.94、0.78、0.84、0.94、1.18和3.14。结果表明史氏鲟在稚鱼阶段人工饲料中最佳蛋白质添加量约为40%。 用脂肪含量分别为6.5%、8.3%、11%和13.4%的饲料投喂史氏鲟稚鱼,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动物脂肪,含量分别为0,0.9%,2.3%,3.5%,鱼的体重平均为10.90g,试验共进行35d,结果四个组鱼的尾增重分别为29.17g,31.69g,31.63g,29.25g,饲料系数分别为1.39,1.28,1.28,1.36,试验结果表明史氏鲟稚鱼饲料中脂肪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8.3%~11%,而且动物脂肪对史氏鲟具有诱食作用。 采用不同驯养方法对史氏鲟稚鱼进行驯养对比试验,四种驯养方法分别为水丝蚓投喂法、饲料直接投喂法、水丝蚓饲料交替投喂法、软硬颗粒饲料交替渐进投喂法,水丝蚓投喂法为对照组,试验用史氏鲟平均体重为0.88g,四组鱼成活率分别为87.1%,41.2%,47.9%,72.1%,试验得出结论,不同的驯养方法对史氏鲟稚鱼的成活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使用软、硬颗粒饲料交替渐进投喂法驯养鲟鱼的成活率最高。 测定不同p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史氏鲟全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2.2~pH7.8时,蛋白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下降,淀粉酶及脂肪酶在偏碱性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且活性较弱。在20℃~40℃范围内,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分别在35℃和25℃时达最大酶活性。 对鲟鱼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黄霉素,经过二次试验,一次40天,另一次52天。试验条件:微流水20L/min~30L/min,鱼池面积3.5m2,水深0.5m。第一次试验用鱼为俄罗斯鲟,平均体重为17.61g,黄霉素添加量分别为:0mg/kg、5mg/kg、10mg/kg、20mg/kg、40mg/kg和80mg/kg;第二次试验用4种鲟鱼,分别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杂交鲟和小体鲟,平均体重分别为102g、72g、96g和84g,黄霉素添加量分别为:0mg/kg、5mg/kg、10mg/kg、15mg/kg和20mg/kg,得出4种鲟鱼饲料的黄霉素最佳添加量:5mg/kg~10mg/kg。在此饲料添加量下,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和小体鲟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8.01%~31.03%,饲料系数下降7.22%~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