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酚抗氧化机理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lqy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许多植物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它能够削除体内过剩的超氧自由基,使DNA和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山奈酚属于类黄酮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近十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石墨-石蜡碳糊电极(GWE)为工作电极,以含1mol·L-1KCl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法,原位紫外可见(UV-Vis)薄层长光程光谱电化学和循环伏吸法探讨了山奈酚的电化学行氧化反应机理及与DNA的相互作用。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山奈酚在GWE表面有较强的吸附,在较低电势下得到一对峰形较好的氧化还原峰。可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山奈酚进行微量检测,线性检测范围为1×10-4-1×10-6mol·L-1,最低浓度检测限为3×10-7mol·L-1(S/N=3),表明GWE适宜用于山奈酚的电化学检测。多酚物质常因检测方法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选取山奈酚与桑色素作为例,采用循环伏安结合薄层紫外光谱(UV-Vis)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二者的电氧化机理,并通过对化学氧化与不同电势下电氧化过程原位的光谱进行比较,从反应机理上推测出了这种抗氧化能力依赖检测方法的化学原因。结果表明,山奈酚和桑色素在较低电势下的第一步电氧化及H2O2引发的化学氧化过程都是相同的,对应于B环4′-OH的氧化反应,山奈酚表现出略强的抗氧化活性。当电势较高或者采用ABTS·+自由基作为氧化剂时,桑色素发生了第二步电氧化,此时其B环2′,4′-OH均被氧化,因而表现出两倍于山奈酚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揭示了具有多个还原活性羟基基团的类黄酮化合物,在不同反应活性的氧化体系中,可被氧化的羟基数目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在3个特征波长下测得山奈酚的循环伏吸曲线,并对时间求导得到与伏安峰对应的伏吸峰,结果表明,预吸附的和溶液态的山奈酚都对氧化电流有贡献;反应过程遵循ECirr机理,山奈酚失去1e-和1H+产生苯氧自由基中间体,再通过不可逆均相反应转化为稳定的具有单一共轭结构的对醌亚甲基化物,该产物再被吸附到电极表面上。多波长循环伏吸法可以为揭示包括吸附和均相化学转化的复杂电极过程提供丰富信息。循环伏安与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山奈酚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NA的加入引起了山奈酚峰电流的降低,同时并不改变峰电势,原因是二者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使得溶液中游离的山奈酚量减少。
其他文献
在容积为20 m3的烟幕箱中,测试了30 g纳米TiN形成的烟幕对1.06μm激光、10.6μm激光、3~5μm红外及8~12μm红外的干扰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N烟幕对各波段红外辐射的遮蔽/干扰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
从律师中遴选法官,顾名思义就是从律师这一职业群体人群中挑选出法院拥有审判案件职能的法官。从律师中遴选法官是英美法系国家惯用的法官遴选制度,就我国目前而言,我国已经
依托"开放数据晴雨表"(Open Data Barometer)"开放数据指数"(Open Data Index)两项开放政府数据评估分析框架和和国际评估实践,基于中国国情,建立了基于"基础""数据""平台"三
从布孔原则及方法、用药量计算及使用等方面,阐述了路堑石方爆破的设计,简要介绍了某工程中石方爆破的施工方法和步骤,以期对类似的石方爆破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回顾我国燃气轮机制造业的历史 ,阐述了目前的现状 ,展望了我国燃气轮机发电等的广阔市场 ,最后对重振我国燃气轮机制造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产流机制并推求径流系数,为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具有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气象与水文特征的六道沟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作为夏季重要的果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已在内蒙古部分地区大面积种植。受土地利用限制,能种植西瓜的面积相对有限,连年种植
“空透”作为东方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语言中的常态形式,在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语境中处于边缘的位置,它往往以一种他方或反者的形象出现。究其原因,便是对东西方差异性和新
作为一种最优估计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为组合导航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是在导航系统观测输出量的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去估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