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交会的仅测角相对导航与自主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交会对接技术是进行在轨维修、空间组装、燃料补给、空间碎片清理和深空探测等任务的支撑技术。本文对基于光学相机的自主交会相对导航、闭环控制协方差分析、多目标最优交会轨迹设计和近距离交会制导与控制等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建立了仅测角相对导航及其可观测度模型,提出了应用潜在距离信息和主动机动提高仅测角相对导航可观测度的方法。1)根据航天器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以光学相机为唯一相对测量设备的仅测角相对导航模型;2)采用牛顿迭代方法,推导了相对导航的可观测度模型,实现了对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性能的定量分析;3)研究了追踪器在轨道机动时的潜在距离信息及其误差模型,并应用该信息提高仅测角相对导航的可观测度;4)以可观测度为优化指标,对提高仅测角相对导航可观测性能的主动机动策略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基于仅测角相对导航的自主交会闭环控制的偏差演化规律。1)基于脉冲轨道机动假设,在仅测角相对导航条件下,建立了自主交会闭环控制的偏差预测、测量更新和控制修正等过程的线性偏差递推模型,获得了相对导航及相对状态控制的协方差表达式;2)根据线性协方差分析方法,对自主交会闭环控制过程的相对导航和相对状态控制的协方差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onte Carlo方法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以燃料消耗、相对位置鲁棒性和相对速度鲁棒性为优化指标,提出了基于闭环控制的自主交会多目标最优轨迹设计方法。1)采用线性协方差分析方法,对仅测角条件下的自主交会闭环控制偏差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燃料消耗、相对位置鲁棒性和相对速度鲁棒性等优化指标;2)分别采用NSGA-II和物理规划方法,对考虑上述优化指标的多目标最优交会轨迹进行了设计,并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优化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近距离交会接近、绕飞和逼近段制导与控制的新方法。1)建立了视线制导控制模型,并采用该制导模型对考虑导航和控制误差情况下的接近段轨道进行了控制;2)推导了轨道面内和水平面内快速绕飞控制的速度增量计算模型,研究了快速绕飞的模糊控制;3)设计了用于逼近轨道控制的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混合控制器,并对三种控制器的控制稳定性和燃料消耗进行了对比分析;4)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相对运动轨道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对追踪器逼近旋转目标的参考轨迹和参考姿态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推导了用于六自由度逼近控制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参考轨迹和参考姿态设计的合理性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论文深入探讨了基于光学相机的自主交会相对导航与控制问题,发展了仅测角相对导航、闭环控制协方差分析、多目标最优交会轨迹设计和近距离交会制导与控制等技术,获得了一些关于自主交会导航和控制问题研究的新方法和有用结论,研究成果对自主交会任务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重庆作为我国新兴直辖市,兼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特点,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采取大都市圈+点轴式发展模式。本文综合分析了
背景:目前下胫腓联合损伤传统手术方法创伤大,不能很好地完成韧带的修复,而缝合锚对于韧带修复、重建韧带与骨连接有较为明确的疗效。目的:观察缝合锚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移动,所以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不断遭受各种各样的胁迫刺激。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本身形成了一套精密而复杂的防御机制,其中转录调控系统及信号传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朗读教学在重视程度、时间安排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朗读教学并没有真
本文以2009~2010年全国女排锦标赛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设计,就冥想训练对训练前后心境状态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冥想训练结束后心境
软木是栓皮栎等树种的树皮,具有耐磨、耐水、抗老化、弹性好、密度低、隔热、吸音、抗震等优良特性。软木的主要构造特征与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是对其进行加工、利用、改性及
课堂的主体究竟是谁?每一次教学改革,都需要探究;每一个教学流派,都需要回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度开发的现象,而作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存贷款利差却经常被人们忽视。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
低分子量肝素一般由标准肝素制备而成,具有抗X3因子强、Ⅱa因子弱、对血小板影响小、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其有效性、安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359例体检人群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然后按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