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疾病,包括肝炎(Hepatitis)、肝硬化(Cirrhosis)、肝衰竭(Hepatic failure)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对HBV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干扰素、核苷及核苷酸类似物等,但是这些药物只能在少数慢性感染患者中能产生长期应答,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并且也存在着治疗后复发率高、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和药品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即将与其目的基因同源的小分子双链(dsRNA)导入细胞内,导致目的mRNA降解,从而阻断真核细胞中相应基因产物的表达,它具有抑制效率高、特异性强、细胞较容易摄取等优点,成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但同时也存在作用时间短暂等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采用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利用它具有高稳定性、高靶向性、低致病性、低免疫原性、宿主范围广泛、可长期表达等优点,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载体,转染含HBV病毒全基因组的HepG2.2.15细胞,观察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尝试解决RNAi技术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本研究将hu6驱动的shRNA表达框置于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两个ITR(Inverted terminal repeat,ITR)之间,之后接有HBV的基本核心启动子(Bacic Core promoter, BCP)及其驱动AAV的Rep基因,由此构成rAAV,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质粒载体,转染HepG2.2.15细胞(乙肝病毒基因插入肝细胞性肝癌细胞中),测定转染后细胞上清液中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10天HBsAg、HBeAg表达及HBV DNA拷贝数,并对细胞基因组AAVS1区域进行测序。经检测表明,成功构建了含目的序列的rAAV质粒载体PLRBR322-324、PLRBR522-324、PLRBR322-2424PLRBR522-2424。体外质粒转染细胞实验显示四个载体对HBsAg、 HBeAg表达及HBV DNA复制都有抑制效应,且前两者对HBsAg更高、后两者对HBeAg更高,第三个对HBV DNA拷贝数更高。转染后第3天后抑制效应最明显,第10天抑制率仍较高。针对细胞基因组AAVS1区域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序列定点整合于该区域。以上结果表明,利用AAV和HBV各种元件构建的rAAV,作为抗HBV的shRNA表达框的载体,借助Rep蛋白介导的定点整合作用,为解决RNAi抗HBV作用时间短暂的问题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DCX和SPARC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Ad-DCX-SPARC),研究其对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方法:  1.PCR扩增获得DCX和SPARC目的基因,
班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能否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一个班级的成功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是班级成功与否的关键。构建和谐班级,争当优秀班级是每一个班主任的夙愿。在学习与实践中,接触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总结了几点班级管理的经验,现将它写出来,供交流。  一、强化班主任职责意识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还可以,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却有些不尽人意,给我的感觉就是,学生死记硬背了一些知识,而不知道真正的音乐为何物。可见传统的欣赏教学带来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了。因为它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为途径。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然后进行欣赏。其实,在未欣赏音乐之前,介绍作曲家情况都是徒劳的。可以这样说,学生对一个作品的兴趣远远没有对这位
期刊
教育是知识的传播、应用与创新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下面我
期刊
对病原体是否易感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而天然免疫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天然免疫研究迅速崛起,提示从天然免疫的角度审视感染性疾病及其防治,可能会有意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