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浪潮,在促使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也使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社会格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承接了许多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任务,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接平台,非营利组织、社区居委会等也成为了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与改革的目标,也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社区公共服务问题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在社区的聚焦。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沿着“提供什么——谁来提供——如何提供”的逻辑主线,研究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社区公共服务如何发展演变、谁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以什么方式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等问题。简言之,就是在对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沿革、主体及运行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探讨如何整合多方面的力量,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多元治理格局的形成,从而为社区层面上定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证资料支持。除导论(第一章)外,论文分为四章。第二章在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概念的不足,从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出发,将社区公共服务界定为“由政府、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满足社区公共需求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并进一步探讨了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功能及分类,为全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考量了西方国家社区公共服务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并与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对照,阐述了我国“建设式”发展模式下社区公共服务目标定位不准、治理主体间职能混淆以及治理机制不畅等问题的历史成因。第四章运用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理论,具体分析了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区自治组织等治理主体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探讨了现实中各种主体角色错位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第五章具体分析了多元治理主体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驱动机制、资金筹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更好地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的实际功能及其内在张力。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结论,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