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蛋白芯片技术及富集分析筛选相关靶点,研究丁氏溃结灌肠液通过调控多个细胞因子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6组,8只/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美沙拉秦灌肠液组)、丁氏溃结灌肠液高剂量组、丁氏溃结灌肠液中剂量组以及丁氏溃结灌肠液低剂量组。除了空白组,其他的5组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诱导大鼠UC模型。当造模成功后,各组灌肠给药,1天1次,持续14d,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包括精神活动、饮食状况、粪便性质、便血情况、体重的改变计算体重增长率等,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进行评估。停药1天后,处死所有的大鼠,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通过蛋白芯片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肠道组织炎症反应的蛋白变化,筛选出各组相关的靶点。结果:1、大鼠造模后,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DAI评分高于空白对照(P<0.01)。治疗后,空白组与造模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高剂量丁氏溃结灌肠液组治疗效果与阳性组相似,并且不同浓度丁氏溃结灌肠液与模型组的对比,发现低中高三组均有治疗效果(P<0.01;P<0.05)。2、通过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的结肠壁红斑,黏膜血管的正常纹理消失、肠壁水肿、弥漫性出血、脆性增加、结肠袋间隔膜变厚变钝,并伴有糜烂、溃疡形成,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阳性组与丁氏溃结灌肠液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仅出现了结肠壁红斑、水肿、轻度糜烂,未有明显溃疡,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P<0.05)。3、通过光镜观察,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炎症病变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伴有隐窝脓肿形成,血管充血和由隐窝上皮细胞产生的黏液减少,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其评分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增高(P<0.01)。阳性组和各组丁氏溃结灌肠液组的大鼠结肠黏膜没有看到有明显的溃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4、采用GSR-CAA-67抗体蛋白芯片技术,选出具有差异性表达蛋白。通过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对比筛选出IFN-y、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TIM-1、IL-6、IL-22、TIMP-1、TIMP-2及TNF-αt一共8种蛋白,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鼠结肠组织种的IL-6、TIMP-1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丁氏溃结灌肠液能够使TNF-α、IL-22表达下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秦组则没有类似作用(P>0.05)。结论:1、丁氏溃结灌肠液对UC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能减轻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控制大鼠的体重下降情况,促进肠黏膜组织溃疡的愈合。2、丁氏溃结灌肠液可以通过调控多个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靶点改善UC大鼠肠道炎症反应,达到治疗UC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