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以“五四”前后流行于上海的两份通俗小说期刊——《小说画报》(月刊,1917.1-1919.4)与《星期》(周刊,1922.3-1923.3)为对象,以刊物的物质形态、所登载小说的主题类型及叙事格局等为视角,来勾勒与分析“五四”时期都市通俗小说的发展概况与特色。 《小说画报》与《星期》的主编均为在当时享有“通俗文学之王”之美誉的著名作家包天笑,两份刊物的主要作者也基本相同,在“五四”通俗小说领域的知名作者如徐卓呆、周毅汉、范烟桥、姚鸳雏等,都为这两份刊物提供了大量佳作。因此,以刊物为切入点将有助于我们具体而深入地考察当时通俗小说的发展状况,摆脱通常人为地以“五四”新文学革命作为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界限的研究格局。 在对通俗期刊物质形态的分析中,我们惊讶于其中所折射出的高度商业化运作与现代气息。“五四”新文学,或许正是凭借由通俗刊物所奠定的市场赢利模式,方得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情爱婚恋题材,无论“五四”新文学还是通俗小说,都是作家在创作时的必然性选择之一。在这类作品中,通俗小说“新旧混杂、土洋不分”的特色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理想小说”在“五四”时期的通俗小说中已属“异数”,但正是在这些看似荒诞滑稽的文字中,我们发现了当时都市的普罗大众对于“未来中国”最真实的想象。 以“叙事格局”为视角,我们将从一个侧面了解到通俗作家在为实现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所作出的努力。从沿革传统的“书场”格局直至认可叙述本身的虚构性,其间的艰难跨越或许正为现代文学见证了一条与“五四”殊途同归的变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