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都针对由传染性疾病引发的重大公共健康危机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并努力寻找解决路径。在对药品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在利益博弈中,发达国家不分差异地强制性运用一些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使原研药、仿制药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权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研药前期研发投入极大,需要依赖强大的专利权保护才能鼓励和维持创新,由此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都针对由传染性疾病引发的重大公共健康危机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并努力寻找解决路径。在对药品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在利益博弈中,发达国家不分差异地强制性运用一些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使原研药、仿制药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权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研药前期研发投入极大,需要依赖强大的专利权保护才能鼓励和维持创新,由此产生长期垄断性的专利保护促使药价昂贵,对公众实现药品可及性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引发保护专利私权和公共健康权之间的价值冲突;二是为了充分发展仿制药让公众获得优质低廉药品,药品专利法对为了提供行政审批所需信息的仿制药制造行为进行豁免,确保在原研药保护期届满时迅速投入市场参与价格竞争,这对原研药企业收回成本获取利润产生极大影响,加剧了原研药与仿制药企业间的冲突和竞争。因此,如何协调药品专利保护和公共健康权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Bolar例外制度、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和专利链接制度是在实现药品可专利性的前提上,积极应对公共健康危机,平衡药品专利和公共健康权的机制。基于以上思路,本文从六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以药品专利权的私权性质与实现公共健康权的矛盾为起点,对不同位阶的法律价值进行选择,提出构建能够平衡药品专利权人和公共健康权利机制的重要性,确立了研究的目标和主体;第二部分为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利益失衡的成因,分别从理论层面、药品过度依赖专利保护导致的保护制度非理性扩张、药品不合理定价对公众药品可及性的冲击等方面,分析药品专利保护和公共健康权之间存在怎样的矛盾与冲突,为后文介绍通过不同方向和形式来实现药品可专利性的法律制度,化解利益冲突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Bolar例外制度和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得出两个制度是从不同方向对利益平衡做出调整的结论,并且需要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化解冲突,改善利益失衡的情况;第四部分首先介绍我国药品专利制度在立法初期对药品权利人的保护和立场的选择;其次分析我国在药品专利保护与实现公共健康平衡的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是对仿制药进行保护的Bolar例外制度在可操作性层面的欠缺以及我国药品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缺位带来的问题;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美国司法实践中对利益的冲突和协调。介绍了美国一系列前沿的关于药品专利的法律制度以及实践中出现的专利权被滥用等问题,为下文探索出我国的利益平衡机制提供思路;第六部分提出我国药品专利保护和实现公共健康权利益平衡的法律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多维主体的研究角度出发,发现在对实现药品可及性和公共健康问题的研究上,需要根据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相互作用以及协调方式进行考量,并且运用公共健康权优先理论和利益平衡原则对制药企业和公共健康的冲突进行协调,对专利制度上做出调整。在借鉴美国司法实践和创新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和发展特点,为实现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的平衡、完善我国药品专利法律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逐渐步入了高速增长期,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达到了1369.1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二。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能够一直保持高速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对外投资总体呈现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双轮驱动的新型格局。同时,在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领域中,母国制度
近年来,中国的调味品市场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了一个大调整、大转变的发展时期。调味品已经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了食品工业、外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饮食健康的更加关注,对调味品的需求更加倾向于方便化、健康化、营养化、多元化、复合化,过去单品种的调味品已经慢慢不再适应目前高节奏的社会生活,复合品质的调味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市场的主流。如何在复合调味料的范围
随着“营改增”试点到“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营改增”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效应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形成的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并行局面,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2年,我国在上海率先试行“营改增”,到2016年,“营改增”全面完成,两税并行的局面彻底结束。通过增值税的转型改革,我国避免了营业税制下重复征税的弊端,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我国税
普殊同的代表性著作《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本文以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为切入点,由此展开对普殊同抽象时间统治批判理论体系的梳理与研究。普殊同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超历史的从普遍的的劳动概念来对分析资本主义,没有在根源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进行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他采取黑格尔式的具体维度与抽象维度二分的方法重新阐释了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统治形式,以
进入21世纪,报纸停刊或休刊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也是媒介生态转换的映射。对于报纸而言,“死亡的报纸”是其同类,所以报纸报道。追忆,纪念死去的报纸的报道涉及对报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言说,是报纸和报业历史的自传式记忆,形成了媒介记忆的独特景观。这种媒介记忆是关于媒介的记忆,但目前学界对媒介记忆的研究忽视了媒介在书写自身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作为一个社会性与世俗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媒介与传播
麦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编剧,他创造了中国特情系列小说的高峰,凭借《解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提名,又以一部《暗算》夺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因此他声名大噪,获得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结麦家小说中特情英雄的突出特点,主要从超凡的英雄和平凡的个体两个方面出发,围绕着特情英雄的能力、精神信条和特异性分析特情英雄的形象,对特情英雄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提炼和总结,他们既是超凡的特情英雄,近乎超人,在智
2018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短板,乡村教育必然要补齐,但在现实中我国乡村教育面临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落后,作为振兴乡村教育的质量之本、关键性力量,教师同样成为了制约性因素。当前,国内有大量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他们承担着偏远地区学生的培养任务,默默地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因为他们的坚守,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大山,实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迅速崛起,电子元器件作为组成所有电子产品的基础部件,其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面临着电子元器件纷繁复杂的型号规格、参数指标和更迭的适配场景,传统的采购管理显然已无法全面应对电子元器件的多样性。如何应对市场发展,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提高品质,控制成本,满足需求,成为各家企业关注的重点。只有在加强企业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与日俱增,当前的企业运营越来越关注整体的供应链平稳运营。采购管理做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拥有战略采购视角,从供应商的引入到批量合作都需要在理论指导下构建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本文先介绍了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理论依据,通过梳理这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发现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战略合作,利用体系化工具使供应链变得更为富有弹性。接着通过内外
本文在中国文明在“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语境中反思《庄子》哲学的问题,探讨《庄子》思想以何种方式参与了中国的“精神突破”,论文聚焦于以下方面:首先,在符号化表达形式上,《庄子》突破了夏商周“三代”脉络下宇宙论帝国秩序的神话的符号化表达,建立了一种与“精神突破”相关联的新的符号化表达形式,这就是“寓言、重言、卮言”。其次,在宇宙论问题上,《庄子》对前“轴心突破”的原初宇宙经验进行了转化,这就是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