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冶金矿山历经近十年高速发展,大部分露天矿山即将或已面临着露天开采转入地下生产阶段。转入地下的矿山开采条件由简单变为复杂,开采难度增加,露天转地下初期产能平稳过渡和降低资源损失贫化等问题亟待解决。处于露天转入地下过渡期的矿山,为了达到产量的平稳,一般进行不停产过渡,多选用效率较高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庙沟铁矿属于典型地露天转地下,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矿山。 关于处于露天转入地下开采过渡期的矿山,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联系的研究甚少。为此,结合庙沟典型露天转入地下矿山,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与物理相似模拟试验联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基于矿山实际情况,设计9种结构参数组合方案,以回贫差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进行数学模型运算比较和回归分析,得到回贫差与崩矿步距函数式并预测最优崩矿步距; 2)在深入系统分析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基于数学计算模型结果,对过渡期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和端壁倾角放矿试验,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分段高度20m,进路间距16m,崩矿步距1.8×2m,端壁倾角87.5°; 3)以露天转地下矿山整体布置规划为指导,针对矿山特殊情况提出回采进路按“因矿生法”的布置原则,对已定的结构参数再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的贫化率降低了7.87%,符合转入地下生产的矿山过渡分段最优放矿措施,降低损失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