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教育的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大。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品,其中基础教育具有更强的公共品属性,而高等教育具有更强的私人产品属性。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因此研究教育的供给问题就必须把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部分区别对待。关于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大致有三种观点:效率优先、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论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产生效率,而强求平等会给社会带来福利损失。而且,在市场机制中,个人得到的分配是根据个人的努力程度而来的,因此这种分配方式最公平。公平优先论认为政府应当干预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使其收入均等化。因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在收入增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的收入给富人带来的效用较低,而给穷人带来的效用较高。效率与公平兼顾论认为追求效率就要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公平就需要牺牲效率;既不应该公平优先,也不应该效率优先,而是要两者兼顾。本文认为,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都很重要,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更加侧重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应当更加侧重效率。基础教育是公共品属性较强的准公共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因此在供给时应当更加侧重公平。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函数。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更公平的资源配置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供给不足,供给不均衡。目前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为辅。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中央投入相对较少。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各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不但省际基础教育支出差异很大,省内差异也很大。这就造成了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供给的地区间差异较大、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资金不足而难以保证实施。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应当由国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分配教育经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供给的效率,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的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使用教育券来提高供给的效率需要明确当地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对教育券加以改进变通,不能生搬硬套。私立学校是公立学校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于提高基础教育的效率也大有裨益。高等教育是私人产品属性较强的准公共品,不但能为社会带来收益,更能够为个人带来如工资收入等更大收益,因此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当由个人和政府共同分担。中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曾一度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甚至政府还出资补贴学生的生活开支,现在已逐步转为政府和个人共同分担。由于学费上涨,一些学生无力承担,造成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政府和社会各界需对这些学生提供学生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支持,间接降低高等教育的供给价格,使贫困学生获得公平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由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应提高高等教育的供给效率,即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学科专业,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国外许多名校都是私立大学,虽然学费比公立大学高很多,但由于教学质量很高受到广泛的认可,值得中国借鉴。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根据中国教育供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供给模式。本文试图回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供给为何对公平和效率有不同的侧重;中国的基础教育如何解决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衡的问题;基础教育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之后如何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如何提高高等教育供给效率;如何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增加高等教育经费;为何要发展私立学校等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在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选题依据的基础上,对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概述。同时还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一些主要概念的定义。这一部分还指出了本文的前提假定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然后是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回顾并介绍了国内外和教育供给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当前研究的现状,对公共产品理论、社会福利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进行了简述和评论,重点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并结合教育的供给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后面章节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中国教育供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这一部分首先列出了分析教育经费的几个指标,然后分别对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供给中的不足之处。中国基础教育供给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供给不足,地区间、城乡间、性别间教育供给不平衡。中国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缺乏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第四部分是国外教育供给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这一部分对一些国家教育供给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中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对教育成本、教育资金和教育筹资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了增加教育供给的绝对量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教育资金,并提出教育筹资的多种方式。第六部分是中国教育供给和筹资方式的创新建议。针对基础教育供给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应当将“县管教育”的形式转变为“中央拨款,地方管理”的形式,以保障基础教育供给的公平。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基础教育需要保证公平,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基础教育的效率问题主要通过发展私立学校和利用教育券来实行。对于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和供求脱节的问题,本文根据供求理论分析了和高等教育相关的两组供求关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指出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被社会所需要,也才不会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本文还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促进公平。最后,本文提出,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教育,而发展教育必须根据该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不能盲目超前。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对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因而在不同地区发展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这样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很多小学音乐老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现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即为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上市公司利用股权再融资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这本身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在制定相关融资决策时,上市公司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关键,而作为产业的基本组成单位——企业的R&D积极性直接决定着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关系着产业未来的发展动力。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特属
货币供应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目标。长期以来,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将货币供应视为外生变量的影响,货币理论更侧重于货币需求及货币(政策)效用研究,
近年来,国内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也日益高涨。由于当前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局限,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受到诸多制约,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需要。基于这样的经
该题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知识与行动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挖掘知识产生的基础、过程,以及知识的演进,从而更深入地分析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在文章的讨
小学语文是教育课程的开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学习文字和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是学习其他课程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是综合素质提升的保证。然而在实际的小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性,许多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音乐也是如此。而忽略副科的教育方式并不符合我国近几年推行的素质教育方针。因此,我国必须要
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甚至是男性对美的追究要求越来越强烈,化妆品行业层次高低不齐,品牌品类品种繁多,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广,高端化妆品行业竞争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