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色棉是具有天然色彩的特种棉花,其产品无需染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因此对彩色棉及其产品的研究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课题主要研究了纤维原料和柔软整理工艺对彩色棉混纺针织物手感风格及服用性能的影响,旨在开发出手感和服用性能均佳的彩色棉混纺针织产品。本课题选用了八种彩色棉混纺纱,对其拉伸、弯曲、捻度、毛羽、吸湿性能及条干均匀度进行了测试,为彩棉混纺针织物服用性能及风格的研究分析提供依据。测试结果表明:除与羊绒纤维混纺的彩色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较低,条干不匀率大,纱线品质较差外,其余七种彩色棉混纺纱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精梳针织棉纱的品质要求。本课题对三种彩色棉混纺纬平针织物分别进行了纤维素酶整理、柔软剂整理,以及纤维素酶→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通过比较织物部分服用性能以及织物色泽变化,选出最优的柔软整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整理虽然可以使彩色棉织物获得良好的吸湿性和柔软手感,但以织物的重量及强力损失为代价,并且整理后的彩棉混纺针织物颜色变深且色泽黯淡;柔软剂比纤维素酶能更有效地降低织物的弯曲刚度且赋予织物更鲜艳的色泽,其中以平滑氨基硅油乳液的柔软效果最突出;二次柔软整理不仅可以减小纤维素酶整理对织物重量、强力、色泽变化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得到最佳的织物手感,为最佳的柔软整理工艺。本课题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将上述彩色棉混纺纱分别织成纬平针和双罗纹织物,共计11种。分别进行前处理→二次柔软整理→热定形整理,并对织物的各项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天丝、莫代尔等纤维的混入提高了纱线断裂强力,对织物顶破强力有积极作用,增强了织物的耐用性;彩色棉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与透湿性密切相关,混入羊绒、天丝、牛奶等纤维后,织物的透气、透湿性与棕棉/白棉混纺织物相差不大;除了柔软整理能改善织物手感外,天丝、莫代尔、丽赛、牛奶、超细涤纶、羊绒等纤维的混入,也能显著降低彩色棉混纺针织物的弯曲刚度和悬垂系数,赋予织物柔软手感,同时织物的抗皱性也得到一定改善,织物不仅柔软且有身骨,外观形态良好。用马丁代尔起毛起球仪对彩色棉混纺针织物进行起毛起球实验后发现:天丝、牛奶、羊绒等纤维的混入,会使彩色棉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变差;纱线毛羽数量多、捻度大、条干不匀率大,也会加剧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纤维素酶整理的抛光作用,能显著改善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在保证织物手感的前提下,本课题通过适当增大织物的密度,或者将彩色棉混纺纱与PTT长丝交织等方法,使彩色棉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用KES检测系统测试各织物的拉伸、弯曲、剪切、压缩和表面性能,经计算得出11种彩棉混纺针织物的基本风格值;通过对不同柔软工艺整理后的彩色棉针织物进行灰关联分析,得到关联度排序,其结果与专家主观评定完全一致;进而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对上述织物综合风格优劣的评价表明,当彩色棉混纺纱中棕棉纤维的含量增加,或者天丝、莫代尔、牛奶等纤维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时,对改善其针织物手感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