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分子束外延生长及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类常见的功能材料,具有光学带隙较大、熔点较高、在可见光波段透明度较高等优良特性,可应用于太阳能透明导电电极、液晶显示器、紫外光响应器件等多个领域。薄膜晶体管作为液晶显示的像素开关与像素驱动元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瞄准非晶态ZnSnO3薄膜和非晶态ZnGeO3薄膜两种氧化物半导体,制备了ZnSnO3薄膜与ZnGeO3薄膜。在此基础上,研制了ZnSnO3薄膜晶体管,探索了非晶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的可行性。并初步测试了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的光电响应特性。本文的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分子束外延制备了ZnSnO3薄膜,探索了射频源功率对薄膜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质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射频源功率下的ZnSnO3薄膜均呈非晶态,随着氧离子的能量增大以及氧离子的数量增多,ZnSnO3薄膜逐渐趋于平整致密,均方根粗糙度逐渐减小。可见光透射测试显示出,当射频源功率大于200W时,ZnSnO3薄膜在250 nm~350 nm波段存在锐利的吸收峰,在波长400 nm~1000 nm范围平均透射率达80%,利用Tauc公式推导出ZnSnO3薄膜的光学带隙约为3.41 eV。XPS测试显示ZnSnO3薄膜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氧空位。2.针对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了ZnSnO3薄膜晶体管,测试与计算结果表明,沟道宽长比W/L=80μm/13μm的薄膜晶体管为n沟道增强型类型,阈值电压为5V,电子迁移率为6.35×10-3 cm2·V-1·s-1,亚阈值摆幅为25 V/decade,开关电流比为38。分析认为,薄膜晶体管电子迁移率不高的可能原因有:首先,由于ZnSnO3薄膜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氧空位,氧空位带正电,从而捕获载流子。其次,ZnSnO3薄膜与SiO2薄膜界面处存在界面缺陷,载流子有一定几率被界面缺陷所捕获。3.采用分子束外延制备了ZnGeO3薄膜,相关测试结果表明ZnGeO3薄膜为非晶态,薄膜表面平整致密,在可见光波段平均透射率高达90%,通过Tauc公式推导出ZnGeO3薄膜的光学带隙约为4.1 eV。XPS测试显示出ZnGeO3薄膜中有不可忽略的氧空位存在。4.研制了ZnSnO3/ZnGeO3异质结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探索了非晶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的可行性。相关测试及计算表明,沟道宽长比W/L=80μm/13μm的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为-10 V,电子迁移率为0.06 cm2·V-1·s-1,亚阈值摆幅为33 V/decade,开关电流比为40。沟道宽长比W/L=80μm/3μm的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为-14 V,电子迁移率为0.05 cm2·V-1·s-1,亚阈值摆幅为28 V/decade,开关电流比为44。相比ZnSnO3薄膜晶体管,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时,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出现了阈值电压相对减小的现象。这说明,非晶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的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非晶异质结薄膜晶体管具有可行性,为下一步研制性能更佳的非晶异质结薄膜晶体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对ZnSnO3/ZnGeO3异质结薄膜晶体管进行了紫外光响应测试,光生电流明显,说明ZnSnO3/ZnGeO3异质结结构对紫外光照具有一定的敏感特性。但同时,外加紫外光照后,栅电压对源漏电流的控制能力减弱,器件的晶体管特性出现退化。
其他文献
作为东亚地区热点之一,南海问题受到包括美国、欧盟等诸多域外力量的关注。美国因素不仅为欧盟转身亚洲提供了推动力,同时也在欧盟南海政策的初步形成以及阶段性变化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跨大西洋联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同盟关系,而美国因素的形成和动态发展正是以美欧双边互动为主线的。本文以权力理论中“权力资源运用”的视角,从“权力运用的方式”和“权力运用的结果”两个维度来剖析美国因素影响欧盟南海政策的整个动态
乡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变革,农村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成为了研究焦点之一。而乡村社会因地理位置、发展水平、生产形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区域差异性,使得妇女群体在乡村治理中所呈现的地位和影响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并结合公共参与理论、社会性别理论、赋权理论等多种跨学科理论,将视角转向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参与,通过对武汉市群力大队农村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状况的考察,总结和梳理
遥感图像的海陆分割是海岸线信息提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成像质量高,具有地物纹理信息丰富、覆盖范围广、重访时间周期短的特点,在农业、林业和环保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高效准确的像素级海陆分割,对海岸线动态变迁监测、岸线岸滩宏观变化趋势分析等研究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海陆分割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海陆分割时,忽略了相邻像素间的关系以及上下文语义信息,容易导致盐田、养殖
结冰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道路交通、航空运输、电力输送等领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融雪剂法、机械除冰法、电加热法等目前广泛应用的除冰方法存在污染环境、能耗高、效率低、消耗人力物力多等不足。防冰涂层作为一种被动防冰方法,具有人工操作少、耗能低等优点,是防冰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防冰涂层的制备过程、防冰性能、耐久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荷叶仿生和抗冻蛋白仿生原理,通过喷涂法在基底表面制备了由P
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材料,金属由雷击造成的烧蚀损伤主要由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造成。现有研究多集中于高幅值的模拟雷电流试验,对能给金属材料造成明显电
纤维素酶是由三种不同的酶组成的多酶复合物: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和p-葡萄糖苷酶(BGL),三种酶协同作用完成对纤维素的水解。p-葡萄糖苷酶作为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过程的
本文利用高分子辅助沉积法(PAD)在Ni基板上制备BaTiO3薄膜,对其漏电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分别利用Frankel-Pool emission,Space Charge Limited Current(SCLC)与Schottky emis
图像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为场景理解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目标检测、场景标注和三维重建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度学习的出现加快了图像语义分割的发展速度。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研究输入图像的RGB特征与深度特征融合、多尺度的图像输入以及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来描绘出图像的边界轮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洞思想的编码—解码的网络结构,克服图像
本文主要围绕非线性sigma模型,即狄拉克-调和映照的推广展开,研究了带曲率项以及带引力微子两种非线性sigma模型的梯度估计,最终利用梯度估计得到相应的Liouville型定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动机.第二章,我们介绍了本文所需的基本预备知识,包括Euler-Lagrange方程,Weitzenb?ck公式,Kato-Yau不等式以及一些重要的估计.第三章是
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电极材料因法拉第反应而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银和二氧化锰作为其中两类传统的电极,近年来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加深对银基和锰基材料储能机理的认识,创新改性的手段,将有利于这两种传统电极的二次开发。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本论文针对银基电极储能机理研究较少的问题,利用原位拉曼光谱手段探究了银基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机理,而在针对α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