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投资和贸易顺差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阶段,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腐败等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进入新时代后,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2011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两大核心因素。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偏低的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显示,在全球130余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名第12位,并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距离创新型国家前列尚有一段路程需要前进。与此同时,中国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造成了较大损失。如果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到和美国相同的水平,那么会给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30%—50%的提升空间,即使改善一半也能保证中国未来十年里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3.85%。可见,同时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税收是国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及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连接政府、经济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因此,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分税制改革通过正向的激励效应调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动力,成为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之一,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税收更应该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政策工具。符合市场需求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而提高技术水平,而公平、有效的税收征管环境则可以减少企业的逃税行为,为市场环境提供保障,使资源流向高生产率的企业,而不是流向低税率的企业,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仍然不高,并且技术上存在“卡脖子”问题,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中尚有诸多障碍。制定、改进和使用更加合理、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提高整体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增强企业纳税环境的公平程度,提升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从而正向影响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本文选择以税收政策为切入点,研究了税收政策如何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两条主要影响路径。首先,以主流的核算框架为视角,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分解为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其次,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税收征管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先后选取了代表税收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和代表税收征管政策的金税三期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检验了理论论证的结论。简言之,本文的研究是在经典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让模型更适合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并使用微观数据和具体政策验证了理论论证的真实性。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仅从单一视角讨论了税收政策对技术水平或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或直接讨论对全素生产率的影响。但是鲜有文献同时考虑税收政策对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的说明了税收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两条影响路径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如何制定和改进税收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开篇说明了本文选题的现实依据和研究意义,界定了全文所使用关键概念的范围,整理和概述了主要研究内容、全文结构安排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本章首先,梳理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路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说明了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次,整理了税收政策影响企业技术水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与本文验证该部分的实证分析相关的研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内外文献;再次,整理了税收政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与本文验证该部分的实证分析相关的研究金税三期税收征管政策的国内外文献;最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第三章为理论分析部分。本章第一步以生产率分解为视角,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两种因素为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别分析了税收政策对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二步厘清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考虑到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将企业融资约束加入Chen等(2021)的模型中构建了一个两期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当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时,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成本和收益的影响,通过对比税收优惠前后企业研发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论证了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相当于在减少企业研发成本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研发收益,使企业研发投入得到提高。第三步厘清了税收征管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在Hsieh和Klenow(2009)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间实际税率差异,由于企业间实际税率差异是导致资源错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更加合理的税收征管政策可以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从而减少企业的逃税行为,使企业间实际税率差异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得到相应改善。第四章为实证分析部分。本章检验了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由于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而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工具。其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可以减少企业期初应纳税所得额,通过增加现金流,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本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扩展和细化,从理论层面论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并将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改革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基于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证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并且该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广延边际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制定目标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同时促进企业进行和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激励作用。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部分。本章检验了税收征管政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制定和完善税收征管政策可以提升税收征管能力,抑制企业的逃税行为,通过降低企业间实际税率差异,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以金税三期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税收征管政策改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金税三期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其作用机制为金税三期政策的实施提升了税收征管能力,抑制了企业的逃税行为,通过降低企业间增值税实际税率差异,改善了资本和劳动要素在行业内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逃税动机和逃税能力不同,金税三期政策的实施主要增加了小型企业的增值税实际税率,在其他规模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了企业间增值税实际税率差异。并且税收征管能力的提升对逃税动机较大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政府运用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政策可以改善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本章总结了税收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分析的理论部分结论与实证部分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