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并且很多学者对翻译已经做了大量而广泛的研究。但是以前的翻译研究大多是规定性的,关注的是制定一系列规则和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而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提出了描述性的方法,旨在取代原本以既存的标准和规约评价翻译的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分析,以及解释。吉迪恩图里就是首先提出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之一,他发展了描述翻译学。图里的描述翻译学介绍了三种规范,即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预备规范包括翻译的政策及翻译的直接性,涉及到翻译过程前影响译者行为的因素;初始规范是指对于源于文化规范和译语文化规范的倾向性;操作规范包括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是指影响翻译过程细节的因素。(Munday,2001:114)本文采用描述性的方法,以图里的翻译规范为视角,对葛浩文的《呼兰河传》英译本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译本中一些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分析现象背后的制约规范,在分析过程中将完成翻译规范在译本中的的重构,以揭示翻译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后从三个方面总结由翻译规范重构反映出的影响翻译决策过程的因素:译者对原作的选择及直接翻译方法受社会环境和译者身份制约,构成了预备规范;译者做出的译本的“可接受性”选择是受到社会文化环境与读者期待制约,构成了“可接受性”初始规范。译作中的母体处理现象包括融合小段及章节加标题等是受读者期待制约,构成了母体规范;译作中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文内注释并采用现在时态的选择再现原文风格,这些翻译策略和方法是受译者身份及读者期待制约,构成了篇章语言规范,二者共同构成了操作规范。通过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呼兰河传》的翻译进行分析,可得知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的身份及读者的期待等宏观和微观因素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做出了有力解释。本文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呼兰河传》的英译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希望这些结论可以帮助预测类似情境下影响翻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