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旦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32、IL-6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32、IL-6的含量;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半定量指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494,P<0.001),急性乙型肝炎组血清IL-32水平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随轻、中、重分型逐渐升高;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256,P<0.001),依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逐渐升高;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P<0.05;F=4.00,P<0.05)。2、乙型肝炎HBV DNA阳性组IL-32、IL-6水平较阴性组为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乙型肝炎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5,P<0.05;F=65.45,P<0.05),而且,高、中、低三个ALT水平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IL-32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P<0.05)、-0.60(P<0.05),与CD8 T细胞百分比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6(P<0.05);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P<0.05)、0.64(P<0.05),与血清白蛋白(A)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38(P<0.05);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5、血清IL-6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P<0.05)、-0.57(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5(P<0.05);与ALT、TB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P<0.05)、0.32(P<0.05),与血清白蛋白(A)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40(P<0.05);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6、血清IL-32水平与IL-6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0(P<0.05)。结论:1、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32、IL-6水平升高,且随肝脏炎症程度加重、合成功能下降呈上升趋势,推测IL-32、IL-6可能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IL-6参与了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的过程。2、血清IL-32、IL-6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3、血清IL-32、IL-6水平与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负相关,推测细胞因子IL-32、IL-6可能参与了T细胞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