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话语体系重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ianfu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竞争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显性的硬权力逐步地转向了文化、价值观以及外交策略等隐形的软权力。而以美国软权力话语的文化机制为其典型代表则突出了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美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资源,无论是在文化产业还是在文化产品上都有着无可匹敌的优势。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所产生的影响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现实参考和标本。因此,美国是当代文化软实力的标杆国家之一。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国话语权的重要刻度和标准之一,且有着一个庞杂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结构。从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变迁,中国近现代话语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实质上是西方文化融入中国的一个过程。西方话语的发展进程也暗含着中国传统社会话语在东亚中由强势话语逐渐地转变为弱势话语。传统文化的滞后性和腐朽性使得中国逐步地丧失了话语权,造成了西学东渐的文化格局。这一文化格局背后反映的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与冲击。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作为反映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被移植到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建设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球化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主要方面的全球化进程,这三个进程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国在全球化这一语境下,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绩。世界性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但是在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文化竞争也时刻伴随其左右。中国在这场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与西方的强势文化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中西文化形成了典型的文化对抗形式即文化“二元对立”。从文化全球化的终极目标来看,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以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即形成所谓的“文化霸权主义”,而是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以及在文化竞争中寻求文化交流与沟通,在承认个性的基础上去寻求共性,最终达到文化全球化的融合。中国处在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下,面临着如下三个问题:其一传统文化话语的现代化,其二外来文化话语的本土化,其三适应全球化的文化机制等。这三个问题为重构我国当代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的理论路径。面对不同文化体话语的全球化文化挑战,我国要秉承着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与普及性的原则对多重外来文化话语不断地进行选择、吸收与借鉴,从而整合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学前美术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学前美术课的创新研究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幼儿
我国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目前对重要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尚有大量野生种质资源未开展保护。水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
系统内专业人员对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农业部98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以实验室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为调研对象,对其
<正>国际留学生到我国进行临床医学教育的数量逐年增长,医学生的国际化是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而需不断提高我国培养国际留学生的能力。现将我们临床教学实践过程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2年4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宁市环城游憩带的3个知名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8月~10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地域结构特征、一般行为特征及感知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目的:建立芩翘抗感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
本文以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现代社会发展观,结合对当前志愿服务发展实践的分析,阐述对志愿服务国际化发展的认识,从三个方面提出志愿服务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其重大意义。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病变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E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麝香乌龙丸低、高剂量(丸药1
研究结果表明 :青年女性对于“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规范的态度 ,与其婚姻生育状况、社会角色被承认的程度、主体性强弱及其居住地和日常活动范围有关。女青年的性别角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