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口跨区域的大规模流动,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与公平使大学生也成为“流动”的重要一部分。一方面,新的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背井离乡的孤单与融入新环境的压力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而关于民族和地区的歧视知觉更成为危害个体内心康宁的“隐形杀手”。对于跨文化区域就学的“少数派”大学生来说,心理压力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学校表现、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从成人依恋、地方依恋、群体依恋等一系列理论讨论中,我们梳理了文化依恋的相关理论,描述了个体与文化、文化群体形成的情感联结。文化作为依恋对象,影响个体歧视知觉、文化适应策略的选择及主观幸福感。但还不确定对于异地就学的大学生来说,文化依恋能否缓解歧视知觉、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并由此缓解其心理压力。本研究先以赴台湾交流学习的37名大陆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依恋实验研究;再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陕西、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中758名外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文化依恋理论适应于中国异地就学的大学生群体,文化能够作为依恋对象,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2)文化依恋各维度(家文化依恋焦虑、家文化依恋回避、外文化依恋焦虑、外文化依恋回避)、歧视知觉(日常歧视知觉、校园歧视知觉)、心理弹性(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心理压力各维度(抑郁、焦虑、敌对、躯体化)均显著相关;(3)文化依恋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压力(其中各维度预测力大小依序为家文化依恋焦虑、外文化依恋焦虑和外文化依恋回避);文化依恋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歧视知觉;歧视知觉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压力;(4)文化依恋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弹性;心理弹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压力(其中各维度预测力大小依序为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家庭支持和积极认知);(5)歧视知觉和心理弹性在文化依恋和心理压力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