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模具的腐蚀机理与控制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膏作为一种成本低、成型方便、吸水性能优良的成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陶瓷的注浆成型工艺中,但是由于石膏本身的微溶性、低溶蚀性(浆料中Na2SiO3的腐蚀),在实际应用中其吸浆性能会随着注浆成型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差,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对石膏模具的腐蚀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添加剂掺杂改性增强其抗溶蚀性,进而提高使用寿命具有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添加剂掺杂改性等增强石膏模具抗溶蚀性、提高使用寿命为目的,针对石膏粉体特性、石膏模具成型性能以及石膏模具腐蚀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详细分析了粉煤灰、聚羧酸纤维素钠(CMC)、聚乙烯醇(PVA)及其复合添加剂对石膏模具溶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粉煤灰添加量为7 wt%时具有最低的溶蚀率3.6%,比空白试样溶蚀率16.2%的1/4还要低,即改性石膏模具的使用寿命比传统石膏模具高4倍以上,并且其吸水率高达53.82%、抗压强度高达6.6 MPa(±0.3MPa),完全满足石膏模具的国家标准GBT9776-2008中的等级3中抗压强度为5 MPa的要求。系统研究了粉煤灰、聚羧酸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石膏试样、石膏模具成型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石膏试样进行了材料设计。对不同添加剂种类与含量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的添加含量分别为(质量分数):粉煤灰7wt%、聚羧酸纤维素钠9%、聚乙烯醇5 wt%。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其最优条件为:膏水比1.25g/ml、粉煤灰添加量7 wt%,此时的石膏模具具有最优的成型性能与抗溶蚀率。定性、定量研究了石膏模具的溶蚀机理,分析了孔径分布对石膏溶蚀率的影响,并对石膏吸水过程中的动力学进行了探讨。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Na2SiO3在粉煤灰表面沉积,优先与粉煤灰反应,从而降低了与石膏的反应(即石膏溶蚀率),起到了抗溶蚀的效果。深入研究了粉煤灰、聚羧酸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的微观结构,结合石膏的溶蚀率、吸水率、抗压强度、微观结构等变化,提出了较大比表面积的粉煤灰可以促进其与料浆中的Na2SiO3反应,进而控制石膏的腐蚀。在此基础上,对CMC与PVA在石膏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CMC起到了很好的增稠效果,同时因其可以降低石膏晶体在C轴上的生长速率,可以提高石膏模具的强度。实验结果表明,CMC在晶体表面层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可以起到降低石膏模具溶蚀率的作用,进而提高石膏模具的使用寿命;而PVA则让石膏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毛细管力并起到降低溶蚀率的作用,进而提高石膏模具的使用寿命。综合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添加量7 wt%单独掺杂时,石膏模具达到最低的溶蚀率3.6%;粉煤灰添加量7 wt%、聚羧酸纤维素钠添加量9 wt%、聚乙烯醇添加量5 wt%混合掺杂时,石膏模具溶蚀率达到4.5%,成型性能优良。
其他文献
于2014-2015年在郑州、温县采用问卷调查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小麦生产中推广品种产量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并在河南农业大学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6年3月—2017年8月治疗的1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
据WHO统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首段之一。尽管以影像引导放疗和调强放疗为首的放疗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肺癌放疗疗效仍不理想,其
利用ZigBee无线通信装置的高稳定性、易使用性、可拓展性等优点,结合LM-Gateway数据采集网关,将智能电表的专用通信协议转换为通用组态软件的通信协议,实现水泥生产过程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