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何以重放”—论《重放的鲜花》的编纂及其文学史意义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放的鲜花》作为一部经典的“十七年文学”选本,它的编纂并不是简单的面向大众、争取读者的编辑出版活动,也不是某个编者个人趣味和审美经验的集中表达,而是作为集体化角色的编辑在“当代意识”的影响下精心选择的结果。这种“合目的”的编选与选本前言有意的“导读”折射出转型时代对恢复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重新高扬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文学书写真诚地介入现实、与时俱进的新期待,反映了新时期对“文学何为”的共识性理解。《重放的鲜花》“浮出历史地表”以后成为重要的甚至具有经典性的选本并引发持久的关注与言说,不完全在于编选者眼光独到、文学品味不凡,所选的作品具有值得重视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更是因为如何编、怎样选实则牵涉共和国文学资源的利用、时代语境的变化、文艺思潮的嬗变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同时,选本暗含的批评意识和与选本相关的批评文本透露了新时代的文化诉求、文学观念的转变等丰富的文学信息,也由此启发我们对选本与时代、选本的经典化、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考察,进而发掘选本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鲜花”的“重放”根植于丰沃的时代土壤,重编这批过去的作品回应的是新时期的文学期待,当代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解放”的思想决定了看待以往作品的眼光和选择的标准,选本编纂的编选意图与隐含的文学评价尺度同七八十年代社会转型之际的现实发展诉求以及时代主题形成了内在的呼应。《重放的鲜花》这样重要的选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和文学生产方式,在引导读者阅读、提供特定的“文学知识”的同时,表现出突破旧有文学史因袭的观念的重释冲动,在谨慎的编选态度下仍然彰显了面向未来“敞开”的新的文学理念,并且参与到新时期文学生态与文学格局的建构之中。《重放的鲜花》问世以来受到持续的关注,关于“鲜花”作品与选本的作家自评、自述与其他研究者的批评之间形成了饶有意味的对话,不同时期对于作品及选本的评价和批评视角的变化也反映出新时期以来批评空间的拓展与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新变,映现出作家与批评家文化姿态的调整。
  从文学史视野看,《重放的鲜花》作为连接“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纽带,不仅参与建构了“百花文学”的经典性,其自身也成为一部经典,在为新时期的文学写作提供合法性资源的同时,也与文学史书写发生互动。《重放的鲜花》并不是一个孤立且“无根”的选本,它既关联着“当前文学”的前源,也指向当下文学的去处。选本作为中介,使作品发表的时代与选本编纂的时代具有了对话性,它提供了关于历史中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理解,也暗示了对于今时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认知。经典的文学选本,其功能和意义早就超出了集中展现优秀作品,进行有效传播的意义,而是可以被当作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启发我们对选本与时代语境、文学与现实、文学的经典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其他文献
戏剧冲突是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无论是在审美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戏剧冲突都具有集中性、典型性和复杂性。本文以戏剧冲突为切入点,通过对藏戏与元杂剧的戏剧冲突类型及其化解方式异同之比较,探索藏汉民族在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通之处,进而促进藏戏与元杂剧、藏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间的互识与互鉴。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藏戏与元杂剧发展概观、藏汉戏剧冲突类
学位
本文从李洱知识分子小说创作出发,分析他在描写当下知识分子生存境遇上的成就与不足。同时联系其他作家所创作的同类作品,试图对这类知识分子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解释说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厘清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通过细致梳理有关李洱及其知识分子小说的既有研究成果,指明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第一章概述李洱写了怎样的知识分子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李洱书写知识分子日常生活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藏族汉语小说中的“民间艺人”的书写创作,选择藏族乡土社会中的“民间艺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区间框定在新世纪(即2000年)以来的藏族作家的汉语小说中,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以及精神延伸,考察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摸索与蜕变。  绪论,对相关概念做界定,并简要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间艺人书写的脉络,认为新世纪以来汉族作家和藏族作家笔下的民间艺人塑造,均转向揭示民间艺
扎迪·史密斯是近二十年英国文坛上一位新生代作家,其创作主要以少数族裔、女性、身份等为表现对象,多聚焦于当代英国以及西方社会的热门话题,颇受欧美文学界的关注。在其已出版的五部长篇小说中,《白牙》、《西北》和《摇摆时光》被称为“伦敦三部曲”,是作者以自己生长的伦敦西北部地区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伦敦中下层人民,尤其是少数族裔移民的生活状态,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第
刻奇是现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词语,它不仅作为庸俗的坏趣味艺术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更作为现代性的典型产品经由大众文化以及中产趣味等途径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法籍捷克裔的文学家、理论家米兰·昆德拉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刻奇的无孔不入,在察觉到刻奇对个体存在主体性的压制与丰富性的抹杀后,昆德拉借助小说的智慧对刻奇进行了全方位的书写与呈现,探寻了刻奇阴翳下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展现出其对现代性所形塑的现
施叔青以“为台湾立传”的精神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三部曲》,对台湾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回溯,时间跨度从清朝嘉庆年间一直到“二二八事件”,先后描写了台湾清朝时期的移民史、日治时期的殖民史以及光复后的国民党统治。《台湾三部曲》在对台湾过往历史进行呈现的过程中,重现了台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以其细腻笔触描摹了台湾独特文化图景。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施叔青《台湾三部曲》的研究,考察其小说文本中呈现的丰富文化
学位
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  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
学位
田涛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步入文坛的一名乡土作家。从30年代初期对冀中人民苦难生活的展示,到抗战时期为民族存亡的呐喊与沉思,再到抗战后回望故土家园的批判与反思,形成了他创作历程的主要脉络。作为生长在冀中平原的乡土小说家,其作品自始至终坚守着对乡土世界的钟情,尤其是《沃土》对冀中地区这一特定乡土地域原生态景观的描划与塑造,展现了冀中大地的困苦、艰难、凄凉却又真实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作家深深蕴含于作品中的
学位
婚恋杂剧作为历来研究不容忽视的对象,占据了元杂剧研究的重要部分。在元代婚恋杂剧历代刊本的流传中,不仅可以从文本细读中更全面地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以及评价其中人物,亦可以通过文本细读重新发掘潜藏其中的文化价值。  本文由绪论以及主体正文的四个章节构成。  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起并对题目所要研究的范围进行界定,同时详细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情况,分两个阶段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揭示研究缺陷。  正文共分为四
学位
傀儡戏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娱乐方式,文人观赏傀儡表演,与自身境遇相结合,具有了“人为傀儡”的思想观念,这一观念东晋时期开始萌芽,南宋成熟。进入诗歌领域,促成傀儡诗的出现和繁荣。  傀儡诗歌在唐代萌芽,创作群体为僧人和文人,数量稀少。宋代开始成熟,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体材多样,并出现了道士这一创作群体。金元时期傀儡诗受时局影响,多表达人生虚无空幻的消极思想。明代悲哀情绪退潮,诗中多理智自省之语。清代数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