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HPV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分布,从而为预防性HPV疫苗提供实际临床资料;探讨HPV亚型感染与不同CIN级别的相关性。2.了解宫颈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HPV清除率及影响其清除率的可能因素,从而为宫颈锥切术后管理提供临床依据。3.为了更好地评估宫颈病变治疗后HPV持续阳性患者的比例,探索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TCT级别、是否HPV16感染及切缘阳性状态,患者年龄、初潮年龄、绝经状态、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病变是否累腺等,通过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提高HPV持续感染的风险预测。可能对临床处理和筛查指南有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部收治的宫颈活检病理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而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共267例,其中锥切术后病理为恶性肿瘤的共24例,其余243例锥切术后病理符合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并定期在我院进行术后随访至术后24个月的患者共75例,其中有65例患者术前感染HPV。分析HPV感染亚型及年龄的分布。根据不同的宫颈病变级别分为CIN2组和CIN3组,比较不同HPV感染亚型的分布,探讨HPV感染亚型与不同CIN级别的相关性。于治疗前进行初始HPV检测,其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重复检测。根据锥切术后HPV随访结果,分为HPV持续阳性组(17例)和HPV转阴组(48例)。HPV持续感染定义为连续两次时间点(如初始与首次随访检测)检测任一类型的HPV阳性[4],即CIN治疗前的HPV感染类型治疗后持续存在,两组数据比较分析的内容包括年龄、初潮年龄、绝经状态、体重质量指数(BMI)、分娩次数、术前TCT级别、HPV感染亚型、手术方式、锥切病理级别、切缘情况、是否累腺等。结果:1.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HPV感染率最高的前五位分别为HPV16(31例)、58(12例)、52(7例)、53(5例)、33(5例)。其中49例为单一亚型感染,16例为混合感染,单一亚型感染组与多重感染组的比较,P>0.05;宫颈上皮内病变HPV感染患者大多数分布在40~44岁,其次为35~39岁。2.将术前感染HPV的65例CIN患者按照锥切术后病理级别分为2组,分别为CIN2组(15例)和CIN3组(50例),术后病理为慢性粘膜炎或CIN1的患者则根据宫颈活检的病理进行划分。CIN2组中,感染率最高的前三位为HPV16、58、53。CIN3组感染率最高的前三位为HPV16、58、52,HPV16型感染在不同级别的CIN患者中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HPV18、31、33、39、42、44、51、52、53、58、68均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HPV阳性率持续下降,术后3月HPV持续感染率为26.15%,术后6月为16.92%,术后12月为12.3%,术后24月为3.07%;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TCT级别、是否存在HPV16感染及切缘阳性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初潮年龄、绝经状态、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病变是否累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CT级别是发生HPV持续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一、CIN患者HPV感染率,以单一高危型别为主,CIN患者最主要的感染亚型为HPV16、58、52、53、33型。CIN患者HPV感染的女性年龄大多分布在35~45岁之间。二、HPV16型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密切相关。三、TCT病理级别是影响宫颈锥切术后HPV转阴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