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桐皮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及2010年版一部附录),其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 orientalis (L.) Merr.或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的干燥树皮[1]。海桐皮药材性味苦、辛、平。入肝、脾二经。苦可燥湿祛湿,辛可走窜行气,性平无寒热偏颇,寒痹、热痹均可应用。尤对风湿痹证、四肢拘挛、腰膝疼痛效佳[2]。而海桐皮跟一般中药材一样存在严重同名异物,药用情况混乱、质量不可控的问题,且用药混乱问题由来已久,混用品颇多,且都为不同科属植物,如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 (Thunb.) Koidz.的干燥树皮(川桐皮),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食茱萸)Zantnoxylum aianthoides Sieb. Et Zucc.和朵椒Zantnoxylum molle Rehd的干燥树皮(浙桐皮)等[3]。针对这些问题,本实验对海桐皮药材进行了药用情况调研及鉴定,系统鉴别及检查,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的研究,并对海桐皮药材的药效学进行了研究。本课题对国内、山西省内海桐皮药材的药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收集了数十批“海桐皮”,并对其基源进行了鉴定;对药材原植物刺桐的主产地福建省境内的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实地调查,做出了鉴定及资源分布证明。调研结果表明,市场流通的“海桐皮”多为川桐皮及浙桐皮,鲜见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桐干燥树皮作为海桐皮的使用情况。本实验所用的海桐皮药材均为自采自剥的来源于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树皮。本课题对豆科植物刺桐的正品海桐皮药材进行了药材鉴别,同时与调研收集到的混用品(五加科的刺楸皮、芸香科的樗叶花椒皮)进行了对比区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方面不同来源的“海桐皮”有很大的区别。本文还对收集到的不同主产区的10批次正品海桐皮药材进行了检查,制定了其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浸出物(不得少于16.0%)、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五)等的限度。本课题首次建立了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海桐皮药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最佳的方法为:试液中加入6.0mL溴甲酚绿酸性染料,pH2.2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3.0mL,二氯甲烷萃取3次后再波长411nm处进行测定。本方法理论依据可靠,样品处理简单,操作可行,最后根据不同批次的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暂定海桐皮药材总生物碱的含量不得低于0.25%(各批次药材平均生物碱含量下调20%)。本课题基于“海桐皮”治疗风湿痹痛的临床应用,对海桐皮、川桐皮、浙桐皮进行了基础的抗炎、镇痛药理实验的比较研究。不同来源的“海桐皮”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但作用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海桐皮在镇痛、抗炎药理作用中比川桐皮、浙桐皮强。本课题首次初步建立了海桐皮药材质量控制的可行标准,同时与其混用品进行了系统比较区分研究,为海桐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