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ox-2mRNA及蛋白的动态变化研究目的建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并探究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ox-2 mRNA及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健康大鼠112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只麻醉不照射,56只)和单纯照射组[20Gy电子线(5MeV)单次全脑照射构建放射性脑损伤模型,56只],于照后3h、12h、1d、3d、7d、15d、30d处死,取全脑组织。2.HE法检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病理变化。3.QRT-PCR法检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脑组织的Cox-2 mRNA的表达趋势。4.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脑组织中Cox-2总蛋白的变化趋势。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脑内海马区的Cox-2蛋白表达量及位置。结果1.HE染色法示:健康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单纯照射组脑组织在照后3h可见细胞水肿。第12h、1d、3d可见大量胞核固缩、胞浆空泡化,毛细血管间隙增宽,第7d可见微血栓形成,第15d至30d可见血栓机化再通及组织结构紊乱等改变。2.QRT-PCR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ox-2mRNA表达量在电离辐射后先逐渐增高,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与空白组对比,照后3h、12h、1d、3d、7d的表达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Blot示空白组Cox-2蛋白几乎不表达,电离辐射后其表达量开始增多,至第3d达到峰值,随后减少,至照后30d接近正常。4.免疫组化示照射组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海马区cox-2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与western-blot结果相一致。结论大鼠脑组织经大剂量电离辐射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脑组织内cox-2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脑组织及血管损伤的变化相一致,可能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血管损伤等事件的发生发展相关。第二部分选择性cox-2抑制剂减轻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健康sd大鼠2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80只,只麻醉不照射),单纯照射组[80只,20gy电子线(5mev)单次全脑照射构建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和照射加药组(80只,麻醉同时予20gy电子线(5mev)单次全脑照射,照射前一天,照射当天,照射后一天予30mg/kg塞来昔布灌胃处理)。于照后3h、12h、1d、3d、7d、15d、30d处死,取全脑组织。2.he染色法观察并比较塞来昔布干预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病理结构改变。3.脑组织干湿称重法(bwc)观察塞来昔布干预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含水量的变化。4.依文思蓝(eb)法检测塞来昔布干预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5.qrt-pcr法检测塞来昔布干预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nf-κb和vegf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6.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塞来昔布干预后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nf-κb和vegf总蛋白的变化趋势。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照射加药组和单纯照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可见大鼠脑组织在照后3h出现细胞水肿,第12h、1d、3d可见细胞水肿,胞核固缩。照后第7d有微血栓形成,照后第15d,30d可见脑组织结构破坏,但照射加药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2.eb法结果显示:在单纯照射组,大鼠脑组织中eb含量从电离辐射后第3h即开始升高,至照后第1d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减少,至照射后30d,脑组织内eb含量接近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第3h,12h,1d,3d,7d,15d脑组织内eb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照射加药组中,电离辐射后脑组织内eb含量变化趋势与单纯照射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的含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其中第3h,12h,1d测得的eb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bwc法显示:单纯照射组中,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从照后3h开始增加,第7d、15d达到峰值,随后略微下降,第30d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各观测时间点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照射加药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受照后的变化趋势与单纯照射组类似,但含水量要少于单纯照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第3h、12h、1d、7d、15d、30d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加药组第12h、1d、3d、7d、15d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4.qrt-pcr结果示:在单纯照射组中,nf-κbmrna表达量在照后3h、12h、1d略有增高,至3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至照后第15d、30d,接近健康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加药组中,第3h、12h,其表达量未见增高,第1d起,其表达量开始增高,至第7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第30d,接近正常。其中第1d、3d、7d,照射加药组nf-κbmrna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第3h、12h、1d、3d、15d的nf-κbmrna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单纯照射组中,vegfmrna表达量在第3h,12h明显增高,第1d略有下降,随后再次升高,至第7d达到峰值,随后减少,至第15d、30d稍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各时间点表达量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照射加药组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第3h,vegfmrna达量未见增高,第12h起开始升高,至第7d达到最高,随后下降,至第30d,接近健康对照组,其中第12h、1d、3d、7d、15d、30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后第3h、12h、3d、7d大鼠脑组织的vegfmrna表达量要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显示:健康对照组中NF-κB和VEGF蛋白表达量较低。在单纯照射组中,NF-κB蛋白在照后第3 h增高不明显,第12 h开始增高,第3 d,7 d达到峰值,随后开始减少,至第15 d,30 d接近健康对照组。VEGF蛋白从照后第3 h,12 h即可见显著增高,第1 d略有下降,随后再次增高,至第7 d达到峰值,然后再次下降,第30 d接近健康对照组。而在照射加药组中,NF-κB蛋白在照后第3 h,12 h表达量均接近健康对照组,第1 d其表达量开始升高,至第7 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减少,第30 d接近正常,且第1 d,3 d,7 d的表达量低于单纯照射组。VEGF蛋白在照后第3 h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第12 h,1 d略有下降,第3 d再次升高,随后开始减少,至第15 d,30 d接近正常,且第3 h,12 h,3 d,7 d的表达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延缓和减轻电离辐射后脑组织的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并通过抑制NF-κB和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减轻了放射性炎症和脑血管损伤的程度,达到保护RBI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经络疗法辅以药物治疗梨状肌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经络辅以药物治疗梨状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128例患者中,经一疗程治愈合106例,占总例数的82.8%;二疗程
<正>一、血脂高吃哪些食物好?血中的脂质对人体是很有用处的,甘油三酯参与能量代谢,供应热能。胆固醇不仅构成细胞膜,而且构成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血中胆固醇低,易发生癌瘤
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园林制图》课程考核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与“学习成果考核”的结
仲夏时节,西湖碧波荡漾、远处青山如黛。季节在变化,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以“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期刊
为考察绿化屋顶在夏季对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以重庆某小区两栋同向齐高的6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内、外表面温度及室内不同高度的温度
以液体石蜡模拟矿物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脂肪酸酰胺磷酸酯作为润滑油生物降解促进剂对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性、抗磨减摩性、热稳定性、抗腐蚀性、防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含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40 ligand,sCD40L)重组质粒。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背景亚硝酸盐是癌启动剂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然而目前尚缺乏亚硝酸盐致癌的直接实验性依据。近年来陆续发现低剂量的亚硝酸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减轻器
核磁共振是蛋白质结构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三个分子量均小于1 ku的具有降血压活性的活性肽RVPSL、QIGLF、TNGIIR为研究对象,利用核
本文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和通过Hummers法制备的石墨烯进行简单的一步超声复合,得到ZnO/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XRD、TEM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的ZnO和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