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出現於香港文物市場的春秋戰國楚竹書,由上海博物館收藏並整理。從2001年到2008年,由馬承源主編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簡)一至七編陸續問世。這成為本文研究的主要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上博簡中的異構字,對其中的異構字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主要包括對異構字的分類,以及對異構字產生原因的分析。文章共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引言簡要介紹研究緣起,上博簡和異構字的研究現狀,選題的目的、意義以及研究方法,並對本文的異構字做出明確的界定。第二部份,異構字的分類,查找出上博簡中所有的異構字,並對他們逐一分析,在此基礎上根據每組異構字的字形情況分為七大類。主要包括改變表義構件,改變表音構件,構件相同但構件組合位置不同,增加或減省構件,位置和構件數量都變化,表音和表義構件都變化,整體變形。在此大類的基礎上,又把改變表義構件的異構字分為四小類:分別是第一,與人體器官或者動作有關的表義構件,第二,與動物植物有關的表義構件,第三,與工具材料類有關的表義構件。第四,與天文地理類有關的表義構件,其中與人體器官或者動有關的表義構件包括與人的頭、手、足、口、眼睛、身軀以及心理活動這幾小類表義構件。把改變變音構件的這一大類,又根據表音構件的韻部之間的關係分為疊韻、對轉、旁轉、通轉、旁對轉、通轉的關係。改變構件位置又包括,左右結構變為上下結構,上下結構變為左右結構,左右構件互換,上下構件互換和變形五個小類。在此分類的基礎上,對上博簡的異體字做了嚴謹的分析,爭取使每一對異構字都在字典等參考資料中找到可靠的證據。第三部份,分析異構字產生的原因,包括汉字的性质,社會原因、漢字構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