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后殖民圣经批评领域,苏吉萨拉迦既是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始终不渝的耕耘者。他硕果累累,被莫尔赞誉为“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学者。他编著了许多影响广泛的圣经研究著作,尤其因两方面的成就而享有盛名:一是介绍后殖民理论,将其引入圣经批评领域;二是关注边缘群体的声音,以及该群体对圣经研究的独特贡献。受其自身经历的制约,他以印度为立足点,对后殖民圣经批评的发展,尤其他在亚洲的演变状况做出深入描述;同时,他将一些重要的后殖民概念,如混杂性、戏仿、亵渎等引入圣经研究,用以揭示帝国殖民政治与圣经阐释之间的共谋关系,以及被殖民国家的研究者对圣经的反运用。他迄今活跃在后殖民圣经批评领域,笔耕不辍。其著作被译介成多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马来语等。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其研究却关注不够,其著作的任何一部均未被翻译成中文,至今仅有少量相关书评和简介,而未见系统的研究专著问世。 本文力图在现有资料基础上,以苏吉萨拉迦为研究对象,结合后殖民理论,较为全面地探讨其圣经批评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并尝试将其研究放入后殖民圣经批评发展的大背景下,予以初步评价。 全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首先,探讨后殖民圣经批评的发展脉络,简述苏吉萨拉迦的学术背景。本领域的研究在国外相对兴盛,涌现出一批较具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关注非西方地域的圣经研究,聚焦于弱势和边缘化的学术群体,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明显滞后,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面世,至今未见研究专著出版。在此背景下,对苏吉萨拉迦的学人研究显然具备了某种开创性意义。 本文联系苏吉萨拉迦的三种重要经历探讨其学术之路:其一,在印度基督教神学院接受的教育。这段经历使他对殖民主义文化策略形成切身体验,也使他接触到历史批评、去除神话等流行于当时圣经研究界的理论思潮。其二,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所受弗朗西丝·扬(Frances Young)教授的教导。这一经历奠定了他日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思想基础,也影响到他修辞写作的语言风格。其三,他于20世纪80年代阅读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系统接触到后殖民主义,该事件动摇了他以往的释经理念,为其未来研究的转型埋下伏笔。这些经历最终致使他将学术关注点投向边缘化群体及第三世界学者的圣经阐释。 第二,追踪苏吉萨拉迦转向后殖民圣经批评的学术道路。他对后殖民主义的青睐经历过一个相当长的理论选择过程,该过程与其对解放神学阐释、本土释经的认识和批评有着直接承续性,同时,也与其对历史批评的扬弃密切相关。他认为,后殖民阐释在许多方面都优于那些被冠以“本土主义”、“解放论”、“处境论”的圣经研究,故而有必要将其置于圣经批评的中心,以揭示存在于传统圣经阐释中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并依据后殖民理论及其基本概念,如多元化、民族主义、混杂性、流散者、模拟、第三空间、对位阅读等,对圣经进行重新阅读。 第三,论述苏吉萨拉迦如何揭示以往圣经阐释与帝国政治的共谋关系。当圣经作为优越的“英国人之书”进入殖民地时,便与“洋枪”一起成为殖民扩张的工具。殖民者开掘圣经中可资利用的内容,为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经卷根据,企图以基督教文化取代甚至消灭本土文化。随着殖民侵略的推进,圣经在殖民地得以迅速传播,圣经阐释与殖民主义政治逐渐形成共谋关系,表现为:殖民者运用圣经制造舆论,从中寻找殖民统治合法的理由;利用圣经同化、甚至根除殖民地的本土文化和宗教;借助于阐释圣经,为其在殖民地遭到的挫败开脱罪责。总之,通过种种策略,圣经阐释与殖民主义前呼后应、沆瀣一气,在殖民侵略中发挥了先头兵的作用。 议及圣经传播,势必涉及处境和版本问题。苏吉萨拉迦对圣经的境遇示以颇多关注,最常使用之词是“多元文化”(mutli-culture)。他对该词予以界定,深入探讨了多元文化处境下的释经问题。他议及圣经时一般所指为英王钦定本。本文检索了苏吉萨拉迦研究圣经版本时对考察对象的选择,其研究的目的和基本观点,及其对英王钦定本实际作用和特定功能的剖析。 第四,分析苏吉萨拉迦对欧洲中心主义、“他者”塑造等问题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首先,以印度为切入点,辨析苏吉萨拉迦对描述者与被描述者的分类,并揭示这种分类背后的殖民意图。其次,进一步讨论殖民者描述的策略问题,主要涉及:从释经层面上讲,殖民者采取的最主要方法,乃是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基督教与异教、信仰者与不信者、“我们”与“他们”进行二元对立的划分;时至当代,这也成为后殖民讨论的基本议题。在实践层面上,殖民者往往通过推行西方教育,使当地人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其间贯彻帝国的价值观念,使得殖民地人民接受西方对其施加的一系列建构。在方法论层面上,殖民者谋求将最新的欧洲学术,特别是历史批评方法,引入殖民地的圣经研究中,在强调基督教历史性、科学性的同时,来贬低甚至取代当地的宗教研究模式。 最后,思考苏吉萨拉迦是如何利用“混杂性”理论对圣经进行重新阐释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苏吉萨拉迦充分肯定释经中的混杂现象。针对殖民释经者“净化圣经”的努力,他指出,殖民进程、宣教活动以及圣经翻译实践中均存在着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碰撞、夹杂、模拟和对抗。其次,关于混杂性和身份建构问题,苏吉萨拉迦对殖民进程带来的双方身份现象予以充分关注,考察了混杂、抵抗与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而以殖民地释经者与流散者为主要对象,探讨了释经主体的身份特征。再次,苏吉萨拉迦借助一系列释经实例讨论混杂性问题,反思亚洲释经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即,将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形式的文本并置起来,在一种非此非彼的“第三空间”里进行全面考察,寄希望于营造一种混杂的释经综合体。 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对苏吉萨拉迦身份的探寻,对其研究内容的辨析,在将其引入国内学术界视线的同时,对他做出相对全面和中肯的评价。鉴于后殖民圣经批评在中国的“缺席”状态,本文亦追求一种抛砖引玉的效果,使读书界对海内外后殖民圣经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其学术关注点和基本思路等,得出固然初步却尚属细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