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课程优化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日益增长的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获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座及出国交流的机会。然而目前许多大学开设的学术英语口语课程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术口语能力。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希望基于能力本位来优化研究生学术英语口语课程。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及访谈。本次研究共设计了三类调查问卷:学术英语口语能力调查问卷,学术英语口语能力掌握问卷及学术英语口语需求分析问卷。其中学术英语口语能力问卷和学术英语口语能力掌握问卷,假设学生从事学术活动需要学术口语硬实力及软能力,分别从学生及导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他们对学术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掌握的认识情况。学术英语口语需求分析问卷,对当前的学术英语口语课程做了全面的需求分析。为了使结果更具有信度,文章采访了两位学术口语老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还需掌握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及当前课程有待优化的内容。  问卷结果表明研究生及导师均认为学术英语口语的软能力和硬能力在学术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包括与国外学者交流学术问题的能力,学术英语报告能力,执行力等。此外,学生还需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掌握情况而言,学生和导师一致认为研究生对下列能力掌握较差,主持会议能力,学术英语报告能力,国际会议学术演讲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同时,需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术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应更好的融入到课程优化中。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作者提出了系统地优化当前学术英语口语课程的五点建议。首先,教学需以学术英语口语能力需求分析为基础。第二,要建立以能力导向的学术英语口语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设计和采用的教学活动、教材应以培养研究生缺乏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为目标。第四,学术口语教师应与学生及相关教育部门共同建立统一的学术英语口语能力测量标准。最后,要提高学术口语老师专业素质。
其他文献
翻译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活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传统译论中译者本身所处的边缘地位,译者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翻
老宅——是外婆家乡下的房子。老宅,就像一盒半打开的“清嘴”口香糖,方方正正的一块,前面凸出了一小间。屋子前,是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屋子后,是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两棵比妈妈年纪还大的树,还摆放着那些再也用不到却不舍得扔掉的水缸、石臼等旧物。我的童年,便是在老宅度过的,这里有我最温暖、最幸福、最有趣的时光。  老宅让我留恋的是那些温暖时光。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外婆主动担起了照顾我的“重大任务”
随着中外法律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努力了解、学习其它国家的法律的同时,不断提高法律专业翻译的准确性,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法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深入了解及研究法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