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斯卡·王尔德,英国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因他的诙谐辛辣和“似是而非”的隽语而闻名于世。他的社会戏剧奠定并巩固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令他成为英国戏剧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王尔德的社会戏剧中一再出现的模式人物鲜有评论家进行系统研究。大多数评论家关注的是他戏剧作品中“似是而非”的隽语和唯美主义元素。而作为戏剧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元素,本文作者认为模式人物是反映戏剧家本人的创作观点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本文中,作者将着眼于奥斯卡·王尔德的三部社会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和《完美丈夫》,并对作品中的代表性模式人物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王尔德对于维多利亚时期婚姻、女性和社会的态度。诺波特·科尔认为王尔德不是一个彻底的反抗者,从而造成他所塑造的模式人物心里深度挖掘不够。皮特·瑞比对于模式人物也有人物种类的简单介绍,但他主要从舞台上演员服饰的角度来分析王尔德的作品的。
本文从戏剧文本出发,结合文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探讨王尔德对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和婚姻的观点。本文认为王尔德虽然借用了戏剧领域的许多传统套路,如模式人物以及起源于法国的佳构剧情节,但他却运用的更加炉火纯青。“似是而非”的隽语,意料之外的戏剧结局再加上观众熟悉的戏剧情节和戏剧人物,使他的作品免于流俗并受到观众的热爱。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三类模式人物:“有过去”的女人,维多利亚时期的完美女性和王尔德式的花花公子。和一些评论家的观点不同的是,作者认为王尔德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既非表现出厌恶或者憎恨的情绪,也没有热情拥戴。作为一个始终融于上流社会的局外人,王尔德对于女性的态度是客观的:对于“有过去”的女性,他报之以同情或欣赏,赋予她们人格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她们的服饰、话语、以及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时所起的关键作用上。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完美女性”,剧作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令她们走向成熟,看清世界的真相。在完美女性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王尔德讽刺了当时上流社会中婚姻关系的虚伪和腐朽。至于王尔德式的花花公子,从某个程度上讲,是剧作家的一个新创。幽默辛辣的谈吐、精致时尚的服饰令他们有别于其他戏剧作品中男性人物。他们或如昙花一现,或被斥责抨击,而在《完美丈夫》中剧作家大胆地提出王尔德式的花花公子将是未来的主宰。
但是王尔德并不是一个改革家,他反抗的声音是温和的:既触动观众席中的各等上流人士,却又不惹怒他们,无损他的票房及声誉。而这一点正解释了他很多作品的结局:完美女性通过不同的经历向传统妥协变得成熟,有过去的女性赢得尊严,却最终都置身于上流社会之外,而王尔德式的花花公子始终要步入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