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ark7/DJ-1缺失性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家族性早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PD是最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和残存神经元内富含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路易小体(Lewy body,LB)的形成。α-Synuclein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在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DJ-1可抑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814300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k7/DJ-1缺失性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家族性早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PD是最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和残存神经元内富含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路易小体(Lewy body,LB)的形成。α-Synuclein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在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DJ-1可抑制α-synuclein聚集,并可能发生在聚集体形成的早期阶段。可溶性野生型(WT)α-synuclein单体主要通过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降解,CMA损伤与PD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将从CMA的角度进一步探讨DJ-1缺失突变导致α-synuclein堆积与聚集的发生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DJ-1基因敲除小鼠和si RNA沉默DJ-1表达的SH-SY5Y细胞系作为DJ-1缺失突变的动物和细胞模型来阐述DJ-1缺失导致α-synuclein聚集的发生机制。结果显示,在整体与细胞水平DJ-1缺失可导致α-synuclein堆积,而在细胞水平过表达DJ-1则抑制了α-synuclein堆积。其次,α-synuclein过表达上调了CMA的限速步骤——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A,LAMP-2A)的表达水平;而DJ-1缺失则取消了这一变化。在WTα-synuclein过表达组中,DJ-1缺失导致溶酶体中热休克同源蛋白70(Lysosomal heat-shock cognate protein70k Da,Lys-HSC70)含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DJ-1缺失后CMA降低的一种代偿机制。进一步分析机制显示,DJ-1缺失可加速LAMP-2A的降解,这可能是导致LAMP-2A含量降低的原因。本研究提示,DJ-1缺失可通过增加LAMP-2A的降解,进而加剧了α-synuclein的堆积,这提示DJ-1对CMA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本研究对PD致病基因相关蛋白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对了解DJ-1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目的在于利用氧增强功能磁共振来探测肿瘤内部缺氧情况,并观察吸氧后肿瘤组织学分析,氧分压变化与磁共振图像中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是否相关。c MET是参与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的重要受体。本研究旨在观察诊疗一体化靶向探针是否有治疗胶质瘤的作用。方法:1.首先建立大鼠C6原位胶质瘤模型。部分大鼠原位胶质瘤模型在氧增强功能磁共振后进行血管密度、GLUT-1染色等免疫组化分析,部分大鼠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淀粉样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沉淀是该症状的主要病理特征。针对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抑制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潜在抑制剂WGX-50是我们利用药物分子设计软件在数据库中进行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所得,是花椒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效。体外实验表明WGX-50不仅
研究背景计算机化认知康复训练(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CCR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新型干预手段,可以促进苯丙胺类物质使用障碍患者的认知损伤和冲动控制障碍,并有助于患者脑部结构和功能连接的改善。近年来,计算机化认知康复训练已应用于包括酒精、烟草、兴奋性毒品在内的等物质使用障碍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通过系统性的干预治疗,计算机化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由多种因素触发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脑血流量一过性减少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本质是一种反射性晕厥,即因血压心率调节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全所致。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途径是心血管反射的分子机制,异源三聚体G蛋白负责在细胞表面进行心血管反射的信号转导,对机体血压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有助于为临床提供血管迷走性晕厥新的生物学
P2X受体是一类感受胞外ATP刺激的非选择性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可以通透Na+,K+,Ca2+等离子。同其他类型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相比,P2X受体无论在生理功能上,还是在门控机制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P2X受体作为一类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神经损伤保护等,的新型药物靶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经有多个针对P2X受体的化学小分子进入到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然而对
目的针对继发性脑损伤中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这两种重要病理过程展开研究,通过观察内源性抗氧化核心调控枢纽Keap1/Nrf2通路通路及抗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Akt在脑出血急性期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抗氧化药物干预,观察抗氧化剂对上述通路的影响,评估抗氧化治疗在防治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脑出血药物干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体血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大
乳腺癌占目前新增癌症发病率的首位,是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据统计,2016年美国女性中有246,660例新增乳腺癌病例,40,450例患者死亡。尽管早期筛查的普及以及抗肿瘤治疗策略的提高,仍有10%-15%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导致肿瘤复发。目前的研究已表明乳腺癌的来源与复发均与肿瘤干细胞有关,并且肿瘤干细胞对于线粒体代谢具有依赖性,线粒体的代谢对肿瘤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因此,线粒体
运动障碍病(Movement Disorders,MD)通常是指以运动异常(过度或缺乏)为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MD主要包括传统概念中锥体外系疾病的内容,但实际涵盖面更广。本篇论文主要关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这两大运动障碍病,分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渐进性丢失以及受损区域病变的细胞中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的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发生异常积聚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目前认为,α-syn是PD中重要的病理蛋白,已知过量的α-syn可能会产生异常积聚引起神经毒性,因此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发病率不断增加。2012年数据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速度上升。研究指出64%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约1/3会进展为痴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80%,已成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不明,但有研究指出其可能为神经退行性病变与脑血管损伤共同作用所致,可出现与阿尔茨海默病类似病变特征。许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