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促进学生提出问题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方向。在课程方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被作为教育目标;在教学方向,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在学习方向,提出问题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能力。提出问题之所以受到多方向研究的关注,是因为提出问题作为一种目标、一种手段、一种能力,能够实现学生的再创造、再发现,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基于上述认识,本课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采用录像编码分析方法详细剖析特级教师的典型教学,深入研究其中的特别之处,结合研究结论进而提出培养策略。本课题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通过研究大量相关文献,明晰当前对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研究进程、研究意义和理论依据。其次,本课题设计了多个调查,分别是教师访谈、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测试以及对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教师调查方面,(1)较多教师支持学生提出数学问题;(2)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处理方式欠缺;(3)多数教师忽略教学策略这一因素。在学生问卷方面,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提问意识、提问行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四者之间互相呈显著性相关。在学生提问能力的测试中,学生基本具备提问能力,提问水平集中在三、四级;学习成绩优秀的班级提问能力强于学习成绩次之的班级;教师有意培养的班级,学生的提问能力最高。结合问卷调查结论、特级教师访谈结论以及课堂录像编码分析,提出关于促进初中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的五个策略:(1)营造适切的课堂氛围,注重民主、自主、开放;(2)选取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强调丰富、开放、可生长;(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给予机会、空间、时间;(4)总结科学的提问方法,独立的、联系的、类比的甚至抽象的提出问题;(5)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具有激励的、深刻的、创新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