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新型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鉴定、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分析和菌株应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自传统发酵食物中的菌株进行分离,得到一种具有高产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对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分析,并对豆渣发酵前后其营养成分的变化和可溶性多糖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菌丝和孢子显微形态观察,发现其形态具有面包串珠霉(Monilia sitophila Mont.)特征,初步推断其为面包串珠霉,并将其命名为MC-1。 考察了液体发酵面包串珠霉MC-1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培养基组成及产酶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产酶培养基,得出较佳培养基组成为:0.3%碳源(稻草粉:甘蔗渣=4:1)、2%氮源(酵母膏:蛋白胨=1:2)、0.08%硫酸镁和0.2%磷酸二氢钾。通过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菌株MC-1的较佳培养条件:孢子接种量10ml、培养温度28-30℃、初始pH值4.8及培养时间为6天。 通过20%-65%的硫酸铵的分级沉淀、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DEAE-Sephadex A-25层析,分离得到1个Cx酶、1个βG酶及1个Cl酶三个组分。将提纯得到的纤维素酶样品和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发现菌株MC-1产的Cl,βG和Cx分子量分别为31.9KD,64.8KD和22.1KD。对此3种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x酶最适温度为45℃,在30~60℃条件下保持1h基本稳定,最佳pH为5.0,在pH4.5~5.5范围内酶活基本稳定;Cl酶最适温度为55℃,在30~60℃条件下保持1h基本稳定,最佳pH为4.5,在pH4.0~6.0范围内酶活基本稳定;β-G酶最适温度为60℃,在30℃~65℃条件下保持1h基本稳定,最佳pH为4.5,在pH4.0~6.0范围内酶活基本稳定。金属离子对该三种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Mn2+对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n2+浓度为1~10mmol/L,Cl酶活力提高150.8-955.3%,Cx酶活力提高117.4~300.8%,β-G酶活力提高106.1~737.8%;Li+对Cl和Cx酶有抑制作用,而对β-G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Al3+、Zn2+、Ca2+和Cr3+对三种酶活力均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豆渣经面包串珠霉发酵前后,发现其异黄酮、粗纤维、蛋白质、水溶性固形物等成分发生较大变化:发酵豆渣中的粗纤维的含量23.8%,与新鲜豆渣(35.5%)相比含量降低了35.2%;而水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达36.98%,比新鲜豆渣(7.54%)升高了近5倍;异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0.66mg/g和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时常发生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事件,大学生自杀和伤人的案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不清。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来解释人们是如何选择性伴侣的,各种研究结果,最终他们将重点放在了鼻子上。因为每个人都在散发出不同的生理气味,科学家据此认为,也许可以利用人的气味
目的:对黄连不同的炮制品进行质量考察。方法:将黄连分别炮制成生黄连、炒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茱萸黄连,采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鉴别和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黄连炮制品中小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对教育等公共物品供给。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研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资产阶级地理思想”提出质疑。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1)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并发展于东西方两个伟大时代;(2)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近代受到的
随着全球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热情更多的转向了以苹果iPhone、iPad等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传统个人台式计算机、个人笔记本产业企业及其相关配件产
一花键轴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一)花键孔的制造: 拉削——一般适于成批生产或大量生产。 插床加工—一单个生产或成批生产时缺乏拉削设 备或缺乏拉削刀具时采取。 水压或油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