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眼菊(Osteospermum hybrida),为菊科,蓝眼菊属植物,是一种新兴的地被、盆栽花卉。它花量大、花色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但目前我国对蓝眼菊的研究甚少,种子大多自国外引入,成本相当高。另外,由于它不耐夏季高温,耐寒力中等,使其在我国城市绿化中的使用、推广受到限制。因此,对蓝眼菊进行引种、新种质的选育、改良工作显得异常重要。本论文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百分制记分法筛选优良单株;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优化再生体系;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蓝眼菊种质进行初步创新研究,以期为蓝眼菊的育种、快速推广、利用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选育优良新品种(系),创造优异新种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1)实生苗繁育采用自意大利花卉研究所(San Remo)的蓝眼菊(Osteospermum hybrida)杂交种子,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实生苗培育及生物学性状观察、分析,确定武汉地区的最适合秋播(温度在15℃左右);2)百分制记分法筛选优良单株根据蓝眼菊自身特点和50名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对花色、瓣型喜好调查的结果,建立蓝眼菊花色瓣型评分标准;利用百分制记分法,建立了蓝眼菊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并利用此评价体系,筛选出14株适合在武汉地区生长,观赏价值比较高的优良单株;3)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以优良单株’KALANGA PINK 002’(简称‘KP002’)茎段为外植体,利用茎段上腋芽的萌发能力诱导丛生芽。本实验获得了蓝眼菊茎段诱导的丛生芽不定根的最佳培养基MS+6-BA0.2mg/L+KT0.5mg/L,建立了茎段离体快繁体系;4)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以优良单株‘KP002’叶片为外植体,优化蓝眼菊再生体系;研究获得愈伤诱导、继代最佳培养基均为MS+6-BA1.0mg/L+ NAA0.75mg/L;愈伤分化不定芽、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 NAA0.1mg/L,1/MS+NAA0.5mg/L;在愈伤继代培养基中填加2g/L活性炭,加剧愈伤褐化现象,对愈伤生长不利;蓝眼菊不同单株间或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比较大,其对组织培养,尤其对愈伤分化不定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5) ISSR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优良单株‘KP002’组织培养无性系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发现蓝眼菊愈伤继代产生变异,但变异率大小与继代次数无相关性;第2代愈伤诱导的再生植株变异率达到30.23%;通过蓝眼菊叶片再生方法繁殖无性系,存在较大变异,可为蓝眼菊新品种选育提供一个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