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君劢“一生兴趣,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其政治哲学,实际上是关于国家、社会及个人关系的认识。鉴于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以及近代中国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站在“国家民族本位”的立场,张君劢力图从理论上调和“自由与权力”的冲突而对“在乎人权”的民主政治进行修正,并认为这种“修正的民主政治”是除“议会政治”与“独裁政治”之外的“第三种”政治方案。而要达到“政治之独立”,还须以“经济之独立”来实现,此即是他“社会主义”的经济主张,而这一主张不外乎是为了解决“个人自由与社会公道”的统一问题。基于“政治之独立”与“经济之独立”,张君劢认为可以获得一种“新的心理态度”以达到“理性政治”,即民主宪政,并以此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但在近代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张君劢的政治诉求并未达到他所预期的理想结果。尽管如此,在其思想中蕴含的一些合理因素,是我们在建设现代国家时不应抛弃而应加以利用并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