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立体化、物流网络化、建筑多功能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口空前集中、财富高度密集,最终使城市在面临灾害时变得更加脆弱。尤其在只持续短短十几秒的地震灾害面前,现代化的城市会显得不堪一击:大面积的缺水断电、火灾肆虐、交通堵塞、房屋倒塌、大量人员伤亡及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外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地震灾害,数以万计的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和损失及其影响日益加重,加之目前仍无法准确的预测地震,因此全球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中。大量震后救援经验表明,震后七十二小时是地震救援的最佳时间,在震害伤亡中有70%的人是因为在地震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助而死亡的,因此,利用各种紧急救援装备,对被困者开展及时有效地施救,可以大大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然而及时有效的震后救援离不开救援通道的开辟,而在搭建救援通道的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安全就离不开有效的应急救援支撑结构!因此,应急救援支撑结构是震后救援工作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研究工作的不足,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研究:(1)典型支撑结构的模型研究;(2)支撑结构模型数值模拟;(3)典型支撑结构图集编制及说明。本研究的重点是为地震现场救援通道支撑结构开展系统化研究,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0对支撑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救援实践经验,建立比较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通道支撑结构体系,为震后应急救援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