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学者说是主权疆土,有学者说是信仰精神,有学者说是民众民生,在笔者看来,无人无以为国。自2010年起,缅甸着手于民主转型,民心民意逐渐被政府所重视,因此中国投资想要在缅甸扎稳脚跟,首先便要通过民心这一关。然而迄今为止,密松电站、莱比塘铜矿、中缅油气管道、皎漂经济特区以及驻缅中资企业在建设运营的进程中,均受到过缅甸民众的反对与抗议。本文将在群际接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学者说是主权疆土,有学者说是信仰精神,有学者说是民众民生,在笔者看来,无人无以为国。自2010年起,缅甸着手于民主转型,民心民意逐渐被政府所重视,因此中国投资想要在缅甸扎稳脚跟,首先便要通过民心这一关。然而迄今为止,密松电站、莱比塘铜矿、中缅油气管道、皎漂经济特区以及驻缅中资企业在建设运营的进程中,均受到过缅甸民众的反对与抗议。本文将在群际接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使用缅甸综合社会调查(2015)和缅甸综合社会调查(2018)两套调查数据,辅以中资企业内缅甸雇员的调查数据(2019)分析缅甸民众从巩发党政府执政时期到民盟政府执政时期对中资态度的变化,通过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民众的政党选择、是否为中资企业员工、与中国文化的接触频率与喜爱程度、民众对中资负面报道居多的媒体的接触频率与信赖程度等解释变量与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对缅投资的社会影响,中资企业的运营模式、中国产品的购买意愿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不同的权威与制度的支持下,民盟执政时期民众对中资的消极态度相比巩发党执政时期有所缓解,“二·一”事变后再度恶化;在直接接触方式下,越拥护民盟执政的缅甸民众对中资的态度越消极;中资企业员工对中资的态度较非中资企业员工更积极;在间接接触方式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与接触频率越高,对中资的态度越积极;与对华负面报道居多的大众媒体的接触频率与信赖度越高,对中资的态度越消极。在与缅甸民众对其他国家投资的态度比较中发现,其对中资与美资之间的态度差异在于中美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中资与日资之间的态度差异在于中日与缅合作对象的差异;对中资与印资之间的态度差异在于中缅和印缅历史遗留问题的差异。针对上述结论,本文认为明确缅甸民众对中资的态度变化,导致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缅甸民众对其余外资与对中资的态度差异,有助于中国对缅投资的风险规避和成本控制;明确“他塑”层面的中国形象,对于促进中缅民心相通,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民宿的产生不仅为保护、活化当地传统民居与整合乡村闲置资源提供了思路,而且在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文明风气以及提升村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优势,因而大力扶持民宿经济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空间生产的角度,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来的民宿成为一个特殊的时空建构,从私密的家庭空间到开放的共享空间,传统民居向民宿的转变过程也是乡村空间的再生产过程,因而作为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
在柿花箐苗族村里存在着一个以烟草种植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乡村精英王广胜,他基于个人的魅力、对烟草种植技术的掌握、家庭亲属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发展成为柿花箐村的领头人,得到了村庄群众的拥护。在烟草种植的主线上,他通过运作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经济理性以及谋求柿花箐村的整体性发展。他在推动乡村经济和烟草种植产业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资源整合与运作的过程中存在了资源分配不均和烟草种植技术垄断等一系列的问题
19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湄公河上游流域毗邻的四个国家:中国、泰国、老挝和缅甸开始寻找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和一条便利的货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应运而生,它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沿岸四个国家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各国船员们在其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中国船员为研究对象,借鉴“新流动范式”的流动研究方法对船员的流动实践、社会关系与对空间意义的生产进行探索。本文首先对船员从内陆
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劳工移民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中国,以劳动过程理论和情绪劳动的研究视角,以参与式观察为主辅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X市缅甸在华家政女工、中国雇主和中介进行人类学调查。研究梳理了全球化背景下缅甸家政女工进行跨境流动的原因、路线方法和雇佣形式,探析中国雇主选择缅甸家政女工的多方原因,盘点作为家政劳动服务购买者和消费者的雇主与提供劳动服务的实践者缅甸家政女工双方在劳动过程中关于主导控制权的博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产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中国紫陶之都”——建水县。伴随着紫陶产业的日渐发展,紫陶工艺逐渐受到了影响。外在表现为工艺发生的一系列变迁上,包括技艺内涵、产品器型、装饰技法以及工艺价值;内在则体现在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与工艺品的文化内涵二者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上。论文着重关注传统工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工艺变迁问题,探索工艺变迁对工艺品文化内涵和形式表达产生的影响,并
中缅关系互为中缅两国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中缅双边关系不仅有历史基础,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这驱使着中缅关系的研究朝着更加深入和多样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学界对中缅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方法之上,然而仅依靠定性研究难以准确地描述两国关系的变化程度以及中缅关系在中外关系中的变化和地位。因此,本研究运用双边关系定量衡量方法,通过“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建构建交以来中缅双边关系数据集,结合定性研究方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美两国深刻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为遏制中国迅速崛起的势头,维护在东亚的核心利益,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六届日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标志着“印太战略”在日本外交中开始逐渐成为核心战略。次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采纳日本建议,也随之推出“印太战略”。进入2021年,日美以“印太战略”为基轴,在诸多领域进一步谋求
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国内学界对于缅甸女性政治参与的研究有所缺失,2021年军方接管政权后,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边缘政治逐渐崛起。本文在回顾女性参政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转型以来女性制度性和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现状与特征。利用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数据和缅甸国内形势与对外关系综合数据库,从性别、年龄、区域等维度,对比了女性与男性政治参与意识、投票意愿的差异,比较了三次大选中女性议员年龄变化特征;利
对外援助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二战后,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信息、知识和机制等优势,在对外援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渐走向国家政治舞台。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援助大国,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非政府组织。在日本的受援国中,东盟各国一直居于前列,其中作为东盟中心国的泰国是重要的受援国,系统分析日本非政府组织对东盟,尤其是对泰国的援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促使各国加速发展数字化教育。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新设立数字厅,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改革。日本的数字化教育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逐渐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数字化教育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e-Japan”、“u-Japan”、“i-J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