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血栓性脑梗塞模型超急性期的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前增强MR检查对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作用。 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6)为假手术组,B组(n=34)为手术组,用静脉留置针经颈总动脉向颈内动脉内注射自体血栓制作脑梗塞模型,成功的模型于术后4h时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术后2h、3.5h及溶栓治疗后6h、24h行MRI检查。观察梗塞早期的MRI表现以及治疗前脑实质是否强化、强化的部位与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出血的部位之间的关系。计算2h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的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 ratio,CNR)以及感兴趣区(Region ofinterest,ROI)的相对信号强度,同时计算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图像上感兴趣区的相对ADC值,所有数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断头取脑,观察大体标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一半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一半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 结果:A组动物在麻醉苏醒后均未见异常肢体症状,MRI检查、TTC染色及HE切片均未见异常。经病理证实,B组模型成功率为85.3%(29/34),麻醉苏醒后出现不同程度肢体症状,梗塞超急性期(2h组)仅DWI出现片状的高信号,MRI常规序列均未出现异常信号,在随后的MRI检查中各序列均出现异常信号。2h组的MRI检查发现b值从500s/mm2提高到1000 s/mm2和1500s/mm2时,相应DWI图像的SNR、CNR呈下降趋势,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与健侧对称区的信号强度(singnal intensity,SI)比值增加(P<0.05)。29例溶栓治疗模型中24h内有5例发展为HT,发生率为17.2%。术后3.5h的增强MR示5只出现脑实质强化,溶栓治疗后24h内其中4只出现了出血性转化(敏感性80,特异性为95.8%),其出血的部位与强化的部位基本一致;而未出现强化的24只模型中,治疗后24h内仅1只出现了出血性转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1、MRI检查可较早期发现脑缺血的存在,当b值从500s/mm2提高到1000 s/mm2和1500s/mm2时DWI图像质量无明显变化,但病灶与正常脑组织的信号对比度增大,病变显示更加清晰。2、脑实质强化可以提示尿激酶溶栓治疗后HT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