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程度严重,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加快植被恢复,加强植被保护和增加植被覆盖为基础,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实施大面积生态恢复,实施生态自我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即大封育小治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的。为了了解和掌握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及其对改良生态环境的效果,本研究以茹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为依托,对项目区的典型的治理措施、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归类,并对治理效益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理论进行系统研究。2)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并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选择一套能科学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改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的监测内容和指标,根据当地社会条件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监测情况建立一套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对比灰色定权聚类法和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茹河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进行评价的异同,最后确定使用“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对其生态修复效益进行评价,得到评价投影值(Dj)从治理前的0.5586增加到治理后的0.9972,生态修复效益明显提高。4)对茹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的典型的模式进行总结:①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②坡面沟道防护体系模式;③林草工程模式;④发展经济林果园模式;⑤新型科研技术支撑模式;⑥封禁治理与生态移民模式。典型的小流域有:①生态建设型——川口沟小流域;②水保科技示范型——杨寨示范点;③综合治理型——上斜崖沟小流域;④产业开发型——李岔小流域。5)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到的信息量大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信息资料的手段,因此建立其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茹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成了茹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信息管理系统。最后,系统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并提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和新的技术发展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