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的趋势使得我国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而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使我国面临人才枯竭的窘境。对此,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通知要求“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由此,双语教学——通过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全国高校中蓬勃开展起来。然而,高质量的双语课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除了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当的教材等因素之外,双语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在衡量外语水平的高低时,交际能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外语水平最难提升的一个领域。Canale&Swain(1980)曾指出,交际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策略能力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交际策略的能力,此项能力是提升交际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然而,在国内外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献中,大部分聚焦于对双语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双语教材及评估体系等领域的研究,只有十分有限的研究是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这些研究通过调查教师的语言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来反映教师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而专门针对双语教师课堂交际策略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双语教师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双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知情况。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1)双语课堂上教师使用了哪些交际策略?(2)教师与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知情况是怎样的?为了准确回答上述研究问题,笔者从山东农业大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设的28门双语课程中随机抽取了交通运输专业英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英语及植物保护专业英语三门双语课程进行课堂录像,将录像转写之后,对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每节课结束后,通过采用对三名任课教师进行刺激性回忆的方法调查教师对交际策略的认知。此外,笔者以学分绩点为标准将三个班级的学生分层,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被试组成三个小组,进行小组访谈,调查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1)双语课堂中教师共使用交际策略12大类28次类;在使用的交际策略中用于话语管理的策略远少于用于话语修复的策略;2)教师与学生对交际策略的认知具有高度一致性,部分策略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启示:首先,对双语教师培训不应只重视语言理论层面,更要注重教师交际能力的提升和口语表达的完善;其次,双语教师要加强口语练习,在练习中不断内化交际策略;最后,多使用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交际策略,避免消极性交际策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