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短期资本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世纪 90年代以来,连续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都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息息相关。
由于短期资本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资金流入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不少冲击。然而,一国经济会受到短期资本严重的影响是与该国不平衡的宏观经济状况分不开的,一国宏观经济结构发展越不平衡越容易导致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攻击,影响也越深。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和短期资本流动的情况与 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东南亚国家的状况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本文将探讨对于这两种即相似又不同的经济体,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宏观经济状况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两种经济体的相似之处在于,危机前的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短期资本流入量大、金融资产出现泡沫和都面临类似的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外部环境等情况。不同之处在于,危机发生前东南亚各国经济结构发展极度不平衡,表现为经常账户恶化、储蓄与投资缺口大、国际收支状况脆弱等特点;我国储蓄与投资缺口不大,不存在东南亚国家出现的内外部不均衡的情况。但是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表现为储蓄率过高、国内消费不足;由于存在“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过剩。虽然这两个经济体宏观经济状况各不相同,但是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国际短期资本的冲击。正是由于东南亚等国宏观经济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了这些国家深受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发生了金融危机。我国宏观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短期资本流动也给经济带来不少压力,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这几个方面。
分析中国和危机发生前东南亚各国的宏观经济和短期资本流动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多角度考察短期资本流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潜在危险,所以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包括保持宏观经济发展平衡、借鉴他国经验实施无息准备金政策、汇改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