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

被引量 : 41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观众被简单的认定为一部或另一部电影观者、一类或者另一类电影类型的爱好者、亦或是某一明星的粉丝。在中国电影界,从最初的流行杂志、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到如今的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民众、学者以及公众话语对观众的争论无处不在。但无论是1949年前将电影视作新奇玩意的热闹型观众、将电影视作认知世界工具的学习型观众,又或是将普通观众视作庸俗之辈的智识观众,亦或是在建国后成为政治宣传对象的观众、改革开放后作为电影商品消费者的观众,电影观众早现在公众舆论、研究者著作内的历史形象基本没有改变。他们一直是被动的且缺乏自律的社会群体,需要被引导、被教育。与之相对,他们作为自然人所应有的文化兴趣、理解力和信息需求却被湮没了。本文的写作,并非是为了重新论证观众作为自然人所应具备的主观能动性,那在人文学科有关受众接受领域的研究中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观众作为自然人的属性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基础,所以文中笔者十分关注观众观影习惯的演变轨迹。从最初与京戏、杂耍、曲艺等传统娱乐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意交流、走动不受约束的观影习惯,到现代影院出现后那种“柏拉图洞穴”再演般自觉受到约束的观影习惯,观众对电影的认识随着观影习惯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研究时,笔者发现,现今作为争论的那些议题在历史上早已被翻来覆去地论述过,有时名目相同,有时花样繁多。笔者以为,这种轮回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众话语建构观众、观众表达欲望的行为模式不仅会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事件而相异,更会因为观众作为个体成长中受到像家庭、社会、民族、国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相似。本文的目的旨在提供一个中国电影观众的成长史,尤其是通过比较年代较早的公众舆论中有关电影观众的争鸣历史,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公众话语表达,描述中国观众如何去认识电影的过程。
其他文献
<正> 多年来不少人认为区域联防是一种比较被动消极,攻击性较差的防守战术。特别是七十年代篮球技术高度发展,攻防战术有了许多重大突破,广泛采用全场紧逼、半场紧逼、区域紧
19世纪英国伦敦会教士、著名汉学家理雅各曾对中国儒家经籍做过系统全面译介,成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其系列译本《中国经典》也一直被奉为儒经标准译本,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
在非洲钢结构加工能力较弱,大型吊装施工机械缺乏的条件下,马拉维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屋面钢结构工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国内加工,集装箱运输到现场,在有限的起重设备配置情
针对封闭性课堂教学出现的缺点,当前教育提出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它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结果。本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用WEB模式作为企业信息交换、生产管理、人员管理的平台。随着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增大和网络的发展,传统B/S方式的WEB应用已难以适应用户对交互、信息传递和
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由于外包产出的部分不可验证性,其治理不同于交易型服务外包。建立了客户和服务商通过契约进行合作的博弈模型,模型考虑了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的联合治理机
对汽车涂装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原则、控制模式、控制要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汽车涂装产品的生态设计、环境材料选择、清洁生产方法及使用维护和回收处置的
新中国初期的30年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在全国人民政治热情高涨、国家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总体环境下,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新局面。在这样激情洋溢的红色年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在厚度方向引入了增强纤维,克服了复合材料层间性能弱的缺点,有效地改善了材料整体力学性能,具有更好的抗撕裂、抗侵彻、及高
对我国球类运动科研现状进行数据和逻辑分析,指出制约我国球类运动科研发展的理论落后于实践、科研方法有待创新、“复合型”人才危机等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