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互联网中心发布的互联网网络调查报告,截止2016年元旦前,我国网民数量将近七亿,年度增加网民接近四千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与2014年相比提升了 2.4个百分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众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比较广泛,公众、媒体均参与其中;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包括政府机关和个人,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网络舆论监督拥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信息共享便捷等特点,已然成为公众沟通交流和申诉意见的重要手段,网络舆论监督正在对社会形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监督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大。本篇文章总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篇文章的创作背景、研究作用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陈述,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概括。第二部分介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对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演化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阐述了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国外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的体系和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重点研究了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对策和实施路径,从法律、道德、互联网技术等层面提出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的手段和方法。总体来讲,我国政府引导网络舆论监督起步较晚,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网络平台环境的复杂性、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以及网络信息发布的即时性等,使得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的难度加大。所以,应该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解决网络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找到政府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和策略,并且就如何实行这些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